競逐流量賽道,銀行出招如何留客?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李若菡2025-05-23 10:56

2025年初,由于涌入大量海外TikTok用戶,小紅書迎來熱度飆升,銀行等金融機構也瞄準流量賽道,發力運營小紅書賬號。

隨著熱度漸消,《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日注意到,銀行在小紅書的運營情況也出現明顯分化,股份行和頭部城商行粉絲群體相對更大、宣傳方式更多樣。與此同時,公域流量平臺對銀行運營能力提出新要求,如何平衡客戶好感與廣告投流、如何轉“流量”為“客流”成為銀行面臨的挑戰。

受訪專家建議,未來,銀行更應注重優質內容的生產,或可基于平臺交互性配套常態化客服提高服務水平,從而促進自身品牌形象以及獲客、留客效果的提升。此外,金融機構與平臺需注意合規邊界,共同防治黑灰產賬號。

瞄準流量和優質客戶

“遇事不決小紅書?!睂τ诋敶贻p人而言,小紅書已成為分享生活、“種草”新事物的重要社交平臺,鮮活、優質且有趣的內容則使其成為擁有巨大流量的“搜索引擎”。

記者梳理發現,當前入駐小紅書的銀行已超60家,許多銀行除總行賬號外,還注冊了分支行或信用卡、理財等分支機構賬號。從粉絲數量來看,股份行和頭部城商行粉絲較多,但整體來看,粉絲體量達到10萬以上的賬號屈指可數。其中,招商銀行、中信銀行信用卡和光大銀行微銀行粉絲數突破10萬,分別為48萬、12.5萬和10.1萬。國有行各類賬號粉絲數大多在5萬以下。

從營銷方式來看,與傳統線上經營的嚴肅畫風不同,不少機構“5G沖浪”,推出卡通形象,并紛紛玩起時下熱“梗”,各類抽獎活動輪番上陣。

“寵粉第一!搞錢第二!”招商銀行推出了“小招喵”卡通形象,以各類生活化內容為主:旅游打卡、美食教學、寵粉抽獎等。平安銀行也設計了“小財娘”形象,以四格漫畫等方式分享優惠活動信息,還體驗了近期火爆的“撕拉片”,并以此“安利”其證件照功能。

“小紅書有許多年輕且高學歷的用戶,對于銀行而言屬于優質客戶。”一位銀行宣傳人士對記者表示,“整體來看,銀行運營小紅書主要是兩方面需求,一是跟隨熱點創作趣味性的內容,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年輕群體的好感度;二是投放廣告等內容,進行產品宣傳。”

“小紅書平臺原本就存在大量生活化金融服務信息,如存款、理財、信用卡等,但在銀行機構入駐之前,這些內容多由用戶自發討論,比較碎片、零散化。銀行機構進駐小紅書,有助于銀行更系統地發布信息和為客戶交互答疑,為用戶提供更為準確的信息源,也能夠從側面助力金融黑灰產與網絡謠言治理。”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記者指出,“此外,小紅書近年來持續優化搜索功能,并在用戶間具備一定的搜索認可度。對于銀行而言,搜索優化是銀行機構品牌建設、用戶運營未來不容忽視的主陣地。盡管目前小紅書以年輕用戶為主,但隨著平臺功能和客群發展,客群年齡層也不斷拓寬,能夠為入駐銀行機構的品牌宣傳帶來更多價值?!?/p>

考驗機構運營能力

為何不同銀行的粉絲數量分化較大?

在蘇筱芮看來,這與銀行的重視程度,以及銀行是否有能力產出與平臺調性相符、受到用戶喜愛的優質內容有關。

“小紅書是一個公域流量平臺,非??简灆C構的運營能力以及與用戶的交互性,包括內容是否優質,是否能獲取用戶主動點贊、收藏,從而將內容精準推送給更多用戶等?!碧K筱芮分析指出,“相對而言,零售銀行更加重視這類平臺運營,也會搭建更懂年輕人的運營團隊來持續產出優質內容。”

對于銀行而言,流量是機遇,同時也帶來如何轉化為客流的挑戰。

前述銀行人士告訴記者,在小紅書等平臺運營中,銀行首先面臨的是用戶好感度和廣告投放的平衡問題。針對客群好感度的運營并不能直接創造客戶需求,很難即時轉化為客流,而一旦中途投放廣告,很容易造成客戶好感度流失。

“另外,單平臺用戶流量有限,銀行往往是多平臺運營,小紅書更偏向于以內容作為支持,相較而言商業化支持如投流、轉化率數據統計等功能并不足夠精細?!痹撊耸勘硎?,“最大的挑戰是,對于銀行或整個金融行業而言,平臺運營往往伴隨轉化需求,但金融行業為確保合規經營,產品無法像實物交易一樣即買即賣,如何優化線上宣傳與經營的銜接,這方面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間。”

蘇筱芮指出,小紅書等公域流量平臺與微信公眾號等傳統渠道不同,往往以用戶興趣點為主、以內容干貨為核心做推送,“自說自話”式內容在公域流量平臺上往往很難得到良好互動反饋。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未來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生產優質的內容、如何吸引目標客群并為之提供新鮮的資訊、實用知識干貨或是有趣的互動方式。基于小紅書的強交互性,未來銀行可以考慮為小紅書配套常態化的客服體系,更高效地解決用戶問題,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從而促進自身品牌形象以及獲客、留客效果的提升。

須筑牢合規邊界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平臺競技流量賽道的同時,冒出了不少“李鬼”?!秶H金融報》記者注意到,有金融灰黑產機構借機冒充官方賬號,擾亂市場秩序。

今年2月,大華銀行(中國)就曾發布公告稱,發現有不法分子通過小紅書社交平臺冒用“大華銀行上海分行”等名義注冊賬號,發布虛假信息及開展非法活動,已向平臺進行舉報,并就該情況向屬地派出所報案。

記者發現,小紅書官方賬號“薯管家”也會定期發布黑灰產賬號治理階段性進展公告。據最新公告,自2024年11月18日至2025年2月17日,共處置黑灰產賬號3208343個,包括10萬粉以上賬號401個,1萬粉以上賬號9215個。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權益合伙人、德和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白耀華律師指出,金融機構在小紅書等平臺開展營銷需重點防范虛假宣傳、不當承諾和混淆行為,平臺方應強化賬號審核、黑灰產治理及侵權響應機制。

“對于金融機構來說,首先要禁止虛假宣傳與誤導性陳述,營銷內容需符合《廣告法》關于‘真實、合法’的核心要求,對于投資類產品則有特殊的合規要求。例如理財產品、基金等廣告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需明確標注風險提示等。”白耀華指出,“此外,還須防范混淆行為與冒名侵權,定期監測平臺冒名賬號,通過‘加V認證’強化官方身份標識。金融機構的名稱、標識被冒用時,應及時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主張權利,要求平臺刪除虛假賬號并追責?!?/p>

對于平臺方而言,白耀華指出,平臺方具有審核與監控義務。首先,小紅書等平臺需落實《網絡安全法》實名制要求,對金融機構合作方資質如金融牌照進行核驗。若平臺未有效識別虛假主體,可能面臨承擔未及時刪除侵權內容的風險。其次,金融機構與平臺應對黑灰產賬號開展協同治理。

“建議金融機構加強內部管理,首先,可以設立內容合規專員,對營銷文案進行‘雙人復核’,重點審查收益表述、風險提示及數據來源標注。其次,應定期開展員工培訓,避免使用‘最高收益’‘零風險’等違禁詞?!卑滓A最后建議道,“對平臺來說,應強化技術升級,可以引入區塊鏈技術對金融機構官方內容進行存證,確保信息可追溯,可以開發‘一鍵舉報—自動取證’功能,簡化用戶維權流程?!?/p>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中文字幕 | 午夜电影久久久久久 | 熟女精品激情免费视频 | 伊人成长在线综合视频播放 | 一级特级欧美aⅴ在线 | 日本另类αv欧美另类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