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31個省區市經濟運行“三季報”均已發布。“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經濟大省挑大梁作用凸顯,中部地區發展提速,多地高技術制造業增速亮眼,成為增長新引擎。
在四季度的關鍵階段,近期各地密集部署四季度經濟工作,沖刺全年目標任務。其中,加力支持提振消費、完成重大項目年度投資任務、更大力度支持企業發展等成為重點。年底前,四川、湖南等多地將發放新一輪消費券,多項財政、金融助企政策也將落地。
從經濟總量看,廣東繼續領跑,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2萬億元。江蘇緊隨其后,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同樣突破10萬億元,達10.28萬億元。山東位列第三,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1萬億元。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分列四到十位。前十位合計實現生產總值超60萬億元,大省挑大梁作用凸顯。
與去年全年相比,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前十位排名保持不變。其中位列第十位的湖南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首次邁上了4萬億元臺階。
從經濟增速看,西藏、甘肅、湖北、寧夏等20省區市的經濟增速超過全國。其中,中西部地區表現亮眼,西藏以7.1%的增速位列第一;中部六省中,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增速均超過全國。湖北增速為6%,在總量前十省市中增速排名第一。
總值前十位的省市中,除了廣東4.1%低于全國增速、福建5.2%與全國增速持平外,其余8省都高于全國增速。
從發展動能看,工業經濟發揮了穩增長壓艙石作用,特別是多地高技術制造業加速成長。
湖北前三季度經濟增速領跑經濟大省。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湖北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高于全國1.5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5%、10.9%。
湖南前三季度經濟總量站上4萬億元新臺階,增速比全國同期高0.2個百分點。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湖南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新興產品增勢突出,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53.2%,服務器增長30.8%,服務機器人產量增長30.7%。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地方經濟延續穩中有進態勢,經濟大省挑大梁作用凸顯,多個省份總量邁上新臺階,特別是中部地區發展提速。“各地區經濟發展結構性亮點尤為鮮明,新質生產力加速成長,高技術制造業、數字經濟等增速亮眼,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產業成為增長新引擎。”
在四季度的關鍵階段,近期多地密集部署做好四季度經濟工作,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努力實現全年主要目標任務。其中,加力支持提振消費、完成重大項目年度投資任務、更大力度服務企業發展等成為重點。
——年底前多地新一輪消費券將發放。10月至12月,湖南省將在全省范圍發放總金額達1億元的消費券,重點覆蓋餐飲、加油、家政服務等民生消費領域,其中餐飲領域達6500萬元,占比65%。四川省也明確將于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期間,重點圍繞零售、餐飲等品類,繼續發放消費券。
——確保重大項目年度投資任務完成。湖南省將加快推進交通、水利、能源、產業等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確保省重點項目年度投資任務超額完成。對四季度計劃新開工的1013個項目,確保按時開工、投資到位。對未開工的21個省重點項目和76個中央投資項目做到能開快開。
——更大力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四川省將實施地方法人銀行支農支小再貸款獎補、科技創新債券發行補貼,并將對工業、建筑業、商貿等企業實施生產增長激勵。江蘇省提出要下更大功夫服務產業和企業發展,著力解決科創企業發展痛點,推進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布局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專家表示,四季度是我國傳統消費旺季,地方發放消費券等提振消費舉措,疊加近期相關部門出臺了對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雙貼息政策,同時,5000億元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中央從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中安排5000億元下達地方,相關舉措將激發消費和投資潛力,助力四季度經濟增長。
“在四季度的關鍵階段,各地應大力提振消費,抓住四季度消費旺季時機,創新消費場景,加速釋放服務消費和新型消費潛能;持續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重大項目早開工、早竣工,提振民間投資信心。繼續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各項助企政策,吸引更多人才、資金和項目落地。”明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