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前期防汛救災工作情況和提升北方地區防汛減災能力匯報;部署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措施;研究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審議通過《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研究和臨床轉化應用管理條例(草案)》。
會議指出,要聚焦企業關切的突出問題,在擴大準入、打通堵點、強化保障等方面實施一批務實舉措,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發展。
會議指出,要著眼于為出海企業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
會議還指出,要推動我國生物醫學技術創新發展,加快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應用,促進生物醫藥產業提質升級,著力塑造發展新優勢。
部署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措施
會議部署進一步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措施。會議指出,要拓寬民間投資空間,支持民間資本加大新質生產力、新興服務業、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要嚴格落實招標投標領域相關制度規定,保障中小企業政府采購預留份額,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等對民間投資項目的支持力度。要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破除限制民間投資的各種隱性壁壘,加強創新支撐和融資支持,完善服務體系,讓民營企業敢投資、有回報。
民間投資是推動經濟發展、穩定整體投資、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我國民間投資占整體投資一半以上,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如何促進民間投資,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在國家發改委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將抓緊研究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舉措,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對鐵路、核電、油氣管道等領域重大項目設定民間投資參股比例的最低要求,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發行基礎設施REITs。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研究員劉萬玲在署名文章中指出,激發民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要破解民間投資要素約束。支持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支持進入新質生產力領域、城市更新改造、民生“補短板”領域。深化項目要素配置改革,提高土地、資本、人才等要素市場化水平,破解項目要素制約。強化源頭治理,建立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長效機制。
培育一批跨境服務能力強的專業服務機構
會議研究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會議指出,統籌法律、金融、物流等領域服務資源,豐富服務產品,構建服務平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打造出海綜合服務港,推動在重點國家建立海外綜合服務站,增強商協會服務功能,培育一批跨境服務能力強的專業服務機構。
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是新形勢下積極應對外貿挑戰的有效途徑,也是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的現實需要。
近年來,已有多地成立出海綜合服務平臺,支持發展外向型經濟。今年7月,浙江省商務廳、浙江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加快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若干舉措》,在線下打造省級“浙企出海綜合服務港”,聚焦企業出海全鏈條各環節的痛點難點,著力構建覆蓋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統性服務體系,推進浙江省企業對外投資和海外經營提質升級。
“法治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敝醒胝ㄎ貢L訚柏在9月12日國新辦發布會上強調,要建立健全一體推進涉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務、法治人才培養的工作機制,深化執法司法國際合作,完善涉外司法審判制度、國際商事仲裁和調解制度,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