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公司赴港上市有望再增一例。
日前,國內知名服裝企業海瀾之家(600398.SH)發布公告披露,公司擬境外發行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董事會已授權管理層啟動前期籌備工作。
今年以來,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續升溫,政策催化和企業國際化布局是赴港上市的主要原因。
海瀾之家擬赴港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海瀾之家是國內大型服飾生活零售集團,成立于1997年,業務覆蓋自主品牌運營、國際品牌授權及代理、團購定制以及京東奧萊等。旗下擁有包括男裝、女裝、童裝、職業裝及生活家居等品牌。2014年,公司通過借殼凱諾科技實現上市。
對于此次計劃港股上市,海瀾之家在公告中表示,主要目的是深化公司全球化戰略布局,加快海外業務發展,同時提升公司國際化品牌形象,打造多元化資本運作平臺。公司希望通過H股上市進一步增強公司資本實力,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
記者查詢發現,海瀾之家“出海”早已有布局。2017年,公司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設首家海外門店。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將積極推動品牌“出海”,在深耕東南亞的同時,積極調研新市場、探索新渠道,擴大海外市場版圖。公司表示,今年下半年有序推動中亞、中東、非洲市場的布局,預計在悉尼開出澳大利亞首店。
公司強調,針對海外市場,公司已經制定因地制宜的產品設計策略,優化出海產品組合,為海外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拓展符合品牌定位的核心商圈,采用簡約輕快且更具國際質感的門店設計風格,通過與不同領域的達人進行合作,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2025年半年報顯示,海瀾之家上半年實現營收115.66億元,同比增1.73%;歸母凈利潤15.80億元,同比降3.42%;扣非歸母凈利潤15.66億元,同比增3.83%。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半年報顯示,盡管集團總門店數量小幅增加31家,但海瀾之家系列門店凈減少110家至5723家,回到了約三年前的水平。
在此背景下,海外布局或成為海瀾之家突破業績瓶頸的關鍵選擇。今年上半年,海瀾之家海外市場門店數為111家,較去年年底新增10家店鋪,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42%。
赴港上市持續升溫
海瀾之家赴港上市是今年A股企業赴港上市熱潮中的其中一例。今年以來,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續升溫。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9月11日,年內已有11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目前,同時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即“A+H”公司)達161家。目前,還有超過50家A股企業在排隊。僅在9月,便有海瀾之家、羅博特科、利歐股份等公司公告籌劃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赴港上市除了有利于企業國際化外,政策紅利的釋放也促進了“A+H”持續升溫。2024年,中國證監會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大力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香港市場積極優化審批流程,問詢周期大幅縮短,并推出FINI結算平臺;港交所還降低A股公司發行H股的門檻,對于市值超100億港元的“合資格A股上市公司”進一步加快審批速度。
事實上,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對于其拓展國際市場的正面影響也被眾多市場人士認可。
戈壁創投管理合伙人唐啟波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就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與國際接軌的法律體系、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和商業規則。對于志在全球市場發展的企業來說,香港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國際化平臺。企業在香港注冊,更容易獲得國際投資者的信任,也更便于開展跨境業務。同時,香港的稅制簡單透明,企業所得稅率僅為16.5%,對科創企業的早期發展十分友好。
唐啟波還表示,香港背靠內地龐大市場,面向全球,是連接東西方的重要樞紐。企業既可以充分利用內地的供應鏈、人才和市場資源,又能便捷地接觸國際客戶和合作伙伴。此外,相比內地城市,香港擁有更加成熟和國際化的資本市場。港交所近年來的改革,包括允許同股不同權、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等,為科創企業提供了更靈活的融資和退出選擇。而且,香港匯聚了全球各類投資機構,從天使投資到私募股權投資,從家族辦公室到主權基金,資本的多樣性為不同階段的科創企業提供了豐富的融資選擇。
校對:劉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