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觀察】 不要被“房東稅”帶歪了節奏
來源:證券時報 2025-08-19 A007版作者:李宇嘉2025-08-19 06:53

近期,關于房屋租金要繳稅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起因是9月15日《住房租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開始生效,其中明確規定,出租人或經紀機構應當去備案,出租人不辦理租賃合同備案的,承租人可以辦理備案。未按規定辦理備案的,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條例還明確,租賃合同備案要與稅務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于是,就引發了市場的聯想:有了合同備案,再把信息推送給稅務部門,繳稅就具備了技術條件。這種理解經不起推敲,大家別被帶歪了節奏。事實上,即將施行的條例明確的是合同備案制度(這也是條例最大的看點之一),并非即將“全面向房東征收稅款”。那么,租賃合同為何要備案呢?本質上,在行業管理部門搭建的平臺上備案,是保障租賃權益的基礎。

租賃合同備案,就好比買房登記一樣,都是賦權的前提。買房并到不動產登記部門辦理了登記,才能證明房子是你的,并依據頒發的不動產權證享受買房賦予的權益。比如,子女要就近接受義務教育,學校會要求你在不動產登記平臺上查冊,證明你的房子在學區范圍內。租房也是如此,只有租賃合同備案了,租賃各方的權益才能獲得條例的保障。

對租客來說,過去經常出現克扣押金、隨意漲租、房東隨意進入室內、設施壞了維修不及時等;對房東來說,過去也經常出現租客交租金時一拖再拖,甚至直接跑路,欠了水電費、房租,押金根本不夠;不愛惜房子,垃圾遍地,貓屎一地,臭氣熏天。由于沒有法律的保障,加上合同沒有備案,租賃屬于雙方私下里的行為。出現上述爭議,也無法通過法律渠道解決。

租賃合同備案了,就獲得法律上的保障。比如,條例第十條規定:“出租人收取押金的,應當在租賃合同中約定押金的數額、返還時間及扣減押金的情形等事項。除租賃合同約定的情形外,出租人無正當理由不得扣減押金。”也就是,除了合同中約定的情形,羅列了因租客原因導致設施損壞要扣除押金外,設施其他損壞均非租客原因,房東不得扣押金。

這樣,打擊“提燈定損”等克扣押金的行為,就有了依據和保障。另外,租賃合同備案了,租客才能據此享有子女就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益,“租購同權”才有基礎。同樣,合同備案也是對房東權益的保障。比如,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提出:“承租人安全、合理使用租賃住房,不得損壞、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或者改動租賃住房承重結構,不得私拉亂接水、電、燃氣管線?!庇辛诉@樣的規定,如果碰到了不愛惜房子的租客,房東就有了法律武器。

還需要指出的是,出租房屋相應的稅費政策,已是實施了數十年的規定,并未因條例出臺而調整,更沒有新增“房東稅”。個人或企業出租住房,涉及物業的經營、收入所得,那就與增值稅、所得稅、房產稅等密切相關。有了收入,自然要繳稅,特別是繳稅才能享有公共服務,這是正常邏輯。當然,租賃是民生行業,“低稅率、能免則免”是一貫的邏輯。

根據相關稅收規定,個人出租房屋,月租金在10萬元以內的收入,增值稅、印花稅和教育費等都免征,主要繳納房產稅、個人所得稅。目前房產稅的法定稅率是4%,多地在此基礎上減半征收,即為2%;個人租金收入所得稅的稅率是10%,但多地按0.5%的稅率核定征收。有人說,未來可能會按10%來征收,筆者認為出于壯大行業、培育生活服務業等考慮,不可能按10%征收。

個人覺得,國家更看重的,還是住房租賃在內循環中“流量入口”的地位,即通過規范租賃行為,保護租賃權益,把這個市場做規范、做大,從而驅動租賃激發的內需。目前,我國有2.7億人租房居住,未來將增至3億人,這是增量住房需求的主體。若這3億人實現長租(目前平均租期僅8個月左右),不管是房屋“適租化”改造,還是租客安定下來后驅動的生活消費,“先租后買”的住房消費,這個體量是巨大的。若施以重稅,則會抑制這個市場。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特此說明。

責任編輯: 王智佳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永久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字幕 | 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 亚洲无线码在线高清 | 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