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15天,李想再戰純電產品。
7月29日晚,理想i8,一輛6座純電SUV,正式登場。
發布會一開始,創始人李想就表示,首款純電車型MEGA遭遇抹黑事件后,團隊沒有抱怨,優化產品各項不足。
他亮出數據,“MEGA已經被市場認可,它是50萬元以上MPV的銷量冠軍。”
首款純電車逆襲,有過戰斗經驗的李想團隊,想更上一層樓。
公司也亟需新產品,提振銷量,其6月交付量,同比下滑24%。
遺憾的是,投資者對新車信心不足,加之30日汽車股普跌,理想汽車港股重挫,一天蒸發約330億港元。
主打空間
有設計感、空間足,這是團隊從MEGA上積累的重要經驗。
李想透露,MEGA Home今年實現一個預料之外的破圈——新車主中,超過30%是單身用戶。
他舉例,有時,車主把車停在店鋪旁,拎杯咖啡回車里坐坐,享受舒適空調和按摩座椅。
數據顯示,6月,MEGA Home交付2304輛,7月有望接近3000輛。
在i8上,理想延續這樣的空間敘事,其廣告詞是“全新的家,過目不忘”。
李想瞄準的,是BBA車主的“增換購”需求。在他看來,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三排六座是剛需。
“既保障最大空間,又利用有效風阻,實現最低能耗。”李想表示,純電架構沒有油車的發動機、變速箱、油箱等零部件,可以騰出空間給乘員艙。
新車長約5.1米,其內部空間,超過大部分全尺寸SUV,包括寶馬X7。
這位創始人表示,個人很滿意新車造型,透露自己首次當車模,為其拍攝海報。
“關于原創設計,我們有自己的堅持和耐心。”
李想說,第一眼看到i8圖片時,覺得有點丑,過了一段時間,越看越順眼,見到實車后,覺得太好了。
他提到,MEGA也經歷類似過程——上市時爭議大,如今車主購車,第一要素就是造型設計。
重投智能
李想每日投入10%時間研究AI,將其視為新車核心競爭力。
i8,配備雙AI agent(智能體)。
官方解釋,MindGPT和理想同學,是數字世界智能體;MindVLA大模型,則是物理世界智能體。
這一部分由李想兩位同事主講,50分鐘的講解,占了發布會一半時間,足見公司對智能體的重視。
理想VLA(視覺-語言-動作/行為)司機大模型,同步亮相。
理想汽車自動駕駛研發高級副總裁郎咸朋說,市場上的端到端架構,根據人類駕駛數據訓練模型,只是機械地模仿,如果遇到復雜場景,就顯得力不從心。
他認為,VLA的本質是強化學習,像人類學習新知識一樣,通過理解思維和記憶,不斷地跟外界交流溝通,在反饋中總結歸納。
該模型能記住駕駛員的偏好,比如駛入某段路時,車主曾發布55公里/小時指令,如果再次路過,其就會自動調成該速度。
VLA司機大模型,原本標價3萬塊,在首銷期間,作為福利,免費送給用戶,且可終身免費使用。
據李想透露,2025年,預備投入人工智能超60億元,其中,45%花在推理芯片、云端算力等基礎設施上,55%用在VLA大模型和理想同學智能體等上。
當下,輔助駕駛降溫,新技術能否帶動銷量,仍未可知。
“我發現,我和家人需要24小時待命的高品質司機,這類需求在全世界肯定上億。”
李想算過一筆賬,一位司機每年的固定費用是10萬元,預估這是一個30萬億到50萬億元的市場。他認為,當下所有投資,都是值得的。
在其設想里,理想汽車的終極形態,不是家汽車企業,“而是個空間機器人企業”。
破局不易
“充10分鐘電,就能跑500公里,體驗達到燃油車水平了。”李想表示,公司超充站及大量高速、城市超充站,已經消除純電車主續航焦慮。
他舉例,之前自家司機開著理想MEGA,電量剩余300至400公里時,就趕快開出去充電,現在會把電量開到3%以內,再去充電。
官網顯示,截至7月30日,這家市值超2200億港元的車企,共有3007座超充站,前一周,新增65座。
大舉建設基礎設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i8等純電車主,緩解其補能焦慮。i8本身有兩個電池版本,續航分別為670km和720km。
目前,增程車的銷量,在新能源車的占比不足10%,以增程發家的理想,增速也已放緩。
1-6月,李想團隊交付20.4萬輛,目標完成率僅約32%,他希望i8打開純電局面,眼下看,局面說不上樂觀。
價格方面,i8起售價為32.18萬元,與增程車L8一致。
交銀國際研報稱,用戶反饋,與預期有落差,如超30萬元定價的Pro和Max版本未標配冰箱和電視,且首銷權益一般。
i8所在的純電六座賽道,新勢力品牌扎堆。前有低價的蔚來樂道L90,后有更貴的問界M8純電版及特斯拉新車。
發布會后,一位理想北京銷售告訴記者,可以約試駕,有余位。這種情況,可能也影響到資本對理想的預期。
對于新車,李想傾注大量精力,注冊抖音賬號,親自出鏡拍攝短視頻,頻頻更新作品。
駛出增程舒適區,他仍需巨大的努力,才能在純電領域真正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