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交易熱潮的助推下,美國在線券商巨頭Robinhood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場預期的季度成績單,但作為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其業務模式的可持續性與風險敞口備受市場關注。
當地時間7月30日,Robinhood披露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核心指標全面超預期:總營收同比增長45%至9.89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的9.08億美元;凈利潤同比激增105%至3.86億美元,攤薄后每股收益(EPS)同比增長100%至42美分。
加密貨幣交易收入成為Robinhood本期業績的最大亮點,同比增長98%至1.6億美元,該項收入此前連續五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幅。
受業績提振,Robinhood股價盤后一度上漲超3%,隨后小幅回落;截至記者發稿,該公司股價年內累計漲幅已高達169%,市場表現亮眼。
交易增長強勁
這家面向散戶投資者的在線交易平臺表示,其出色的業績主要得益于股票、期權及加密貨幣交易量的顯著增長。
交易業務收入、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是Robinhood主要的收入來源。其中,交易業務收入作為核心組成,主要依托股票、期權和加密貨幣交易業務的貢獻。值得關注的是,加密貨幣交易收入的增長勢頭尤為強勁,已成為驅動平臺整體營收增長的關鍵引擎。
自2024年起,Robinhood的加密貨幣交易收入增幅已連續五個季度突破100%,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表現尤為搶眼,該業務收入同比激增超700%,達到3.58億美元。而在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中,盡管這一增長勢頭略有放緩,加密貨幣交易收入仍實現了98%的同比增幅,近乎翻倍至1.6億美元。
Robinhood首席執行官弗拉德·特內夫(Vlad Tenev)表示,Robinhood“不懈的產品速度”推動了其第二季度的強勁業績,并表示代幣化是過去十年來行業“最大的創新”。今年6月30日,Robinhood宣布在歐盟區落地美股和ETF代幣服務,面向歐盟與歐洲經濟區的30個國家共15萬名客戶提供代幣化美股交易。
除加密貨幣交易收入保持強勁增長外,Robinhood其他業務線同樣表現亮眼。其中,期權交易收入同比增長46%至2.65億美元,股票交易收入同比增長65%達6600萬美元;凈利息收入同比增長25%至3.57億美元,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生息資產規模擴張及證券借貸業務活躍度提升;其他收入同比增長33%至9300萬美元,核心驅動力來自Robinhood Gold訂閱用戶的顯著增加——該業務訂閱用戶數新增150萬,同比增幅76%,總量達350萬。
作為以吸引散戶著稱的平臺,Robinhood在用戶增長方面持續突破:2025年第二季度,有資金存入的客戶數新增230萬,總量達2650萬,超過預期的2610萬;投資賬戶總數同比增長10%至2740萬,新投資者持續涌入。與此同時,第二季度平臺每位用戶平均收入同比增長34%,達151美元,用戶價值進一步釋放。
此外,Robinhood在長期理財賽道的布局亦取得突破:目前平臺退休賬戶管理資產已突破200億美元,持有退休賬戶的客戶數量達150萬。該網站首席財務官杰森?沃尼克(Jason Warnick)表示:“我們在用戶長期、被動型投資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一業務仍有巨大拓展空間——推動更多用戶盡早開設退休賬戶,享受長期投資的復利效應。”
在凈存款持續強勁流入、資產收購擴容及股票與加密貨幣估值攀升的多重推動下,Robinhood平臺總資產規模同比激增99%,近乎翻倍至2790億美元。
公司管理層對未來前景持樂觀態度。沃尼克在電話會議中透露,今年第三季度開局表現強勁,7月股票與期權交易量已創下月度新高;同時,Robinhood及旗下歐洲加密貨幣交易所Bitstamp的加密貨幣交易量,均達到近六個月以來的峰值。
風險仍存
盡管Robinhood憑借零售交易業務迅速崛起,但其仍未被納入標準普爾500指數,尤其在競爭對手金融科技公司Block獲納入的情況下,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這一結果的核心在于標普500指數的納入邏輯并非僅看短期規模或增長速度,更注重成分股的行業代表性、財務穩定性與長期盈利能力。Robinhood雖用戶基數龐大、資產規模激增,但其收入高度依賴加密貨幣、期權等交易業務,波動性較強。
此外,Robinhood向加密基礎設施及代幣化金融領域的擴張也引發了爭議,尤其是為OpenAI、SpaceX 等未上市公司推出合成股票代幣。這類代幣通過Robinhood的加密平臺在歐洲進行交易,其運作邏輯是借助特殊目的工具(SPV),為用戶提供對標的公司股權的間接投資敞口,即用戶無需直接持有股票,只需購買代幣,便可間接分享標的公司的價值波動收益。
這一業務剛推出就引發了強烈反對。一方面,合成股票代幣雖繞開了直接持股的限制,卻模糊了傳統證券與加密資產的邊界,可能觸及監管灰色地帶,引發對合規性、投資者保護力度的質疑;另一方面,OpenAI、SpaceX等未上市公司股權本身缺乏公開市場定價機制,其代幣化產品的估值合理性、流動性保障等存在不確定性。
對此,Robinhood辯護稱,此舉旨在拓寬散戶進入IPO前市場的渠道,同時表示,該計劃的制定充分考慮了監管合規要求,足以經受住監管審查。不過,OpenAI公開否認了此次發行,并警告用戶:這些代幣并非OpenAI的股權,且是在未經公司批準的情況下擅自發行的。此外,這一業務引起了歐洲監管機構的關注,立陶宛央行已針對Robinhood的股票代幣產品啟動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科技公司紛紛競逐銀行牌照的趨勢下,特內夫表示,相較于直接轉型為銀行,他更傾向于通過合作模式切入相關業務。特內夫直言:“獲取銀行牌照的弊端已超過其潛在價值”,他同時透露,Robinhood正與對金融科技友好型銀行Coastal Community Bank合作,聯合推出類銀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