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總量與全球債權霸主地位均被德國反超,日本經濟暗藏哪些困境?
來源:第一財經作者:潘寅茹2025-05-28 15:06

繼202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被德國趕超后,三十多年來日本作為全球最大債權國的地位也首次讓位德國。

據新華社報道,日本財務省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日本對外凈資產達創紀錄的533.05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43日元),比2023年底增加12.9%,連續7年增加。這也是日本對外凈資產首次超過500萬億日元。

盡管這一數據連創新高,但不敵去年德國所擁有的對外凈資產規模,因此,日本下滑至世界第二位。這是日本34年來首次失去全球最大債權國的位置。

對外凈資產是一國持有的海外資產與負債之差。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2024年底德國對外凈資產折合成日元為569.65萬億,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一。

上海市日本學會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子雷教授告訴第一財經,日本失去全球最大債權國地位,其實與此前日本GDP規模的下降是一個原因,即日元貶值引起,因此被德國追趕,“日元貶值先是使得日本去年的GDP規模縮水,其次影響了日本的海外凈資產規模。”

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GDP總量以美元計價從2023年的5萬億美元跌至4.77萬億美元,被德國反超,滑落至全球第四。德國則以4.8萬億美元的成績“搶跑成功”。

日元匯率等因素影響下,日本34年來首次失去全球最大債權國的位置(來源:新華社圖))

都怪日元貶值?

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日本對外資產余額為1659.02萬億日元,比2023年底增長11.4%,連續16年增加。這主要是因為日本的金融機構、商社等對外投資增加,以及日元兌美元大幅貶值。同時,日本對外負債余額為1125.97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0.7%。

依據日本財務省的數據,截至2024年底,美元對日元匯率為1美元兌換157.89日元,相比上一年,美元對日元匯率上升11.7%。歐元對日元的匯率上漲5%。

陳子雷表示,日本與德國能成為全球海外凈資產大國,主要還是依靠制造業與產品競爭力優勢,通過出口占據全球市場份額,此后再通過直接投資、資產轉移等,把產業鏈布局全局,形成龐大的海外資金流。

一直以來,由于日本國內資源及市場規模有限,難以支撐各產業的擴張和發展,因此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起就掀起了海外投資熱潮,通過加快對外投資,希望帶動產業發展。這也是日本自1991年起,連續33年成為全球最大凈資產國的主要原因。

被“股神”巴菲特看中的日本五大商社就非常熱衷海外投資,國際化比例很高。在這五家商社中,除了伊藤忠商事,其他四家在日本境外投資的比例均超過45%。

就日本對外投資的形式來看,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為海外資產構成的主要部分,分別占比 41%、20%。對外直接投資中,金融、保險和零售等行業吸引了日本投資者的大量資金。從海外投資目的地來看,日本資金主要流向美國、英國等。日本內閣府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對美投資為11.7萬億日元,占日本全部對外投資的近四成,為2014年以來最高水平。

日本財務省2月公布的2024年國際收支統計數據顯示,從反映企業在海外收購情況及生產設備投資情況的對外直接投資來看,日本實行金額減去撤回金額后的凈投資額為31.6325萬億日元,比上年增加了17.1%,達到1996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值。

“當然,縱觀去年的表現,盡管歐元也在貶值,但相對而言日元貶值幅度更大。”陳子雷表示。而對于日元貶值的原因,陳子雷認為,就長期來看少子老齡化導致日本內需不足,短期來看則是有效需求不足。“在出口乏力的情況下,日本的個人消費維持在此前的水平,直接導致了日本今年一季度GDP出現負增長。在這一背景下,經濟基本面面臨這樣的困擾,反過來會加速日元的貶值。同時,日本國內的資產向美國、歐洲的轉移,也加速了日元貶值。”

日本內閣府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今年一季度GDP環比下降0.2%,按年率下降0.7%。

數據顯示,一季度,占日本經濟比重一半以上的個人消費環比增幅接近零;貨物和服務出口環比下降0.6%,進口環比增加2.9%;設備投資增長1.4%,公共投資減少0.4%。日本內閣府表示,當季經濟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個人消費和外需低迷。這也是日本經濟時隔一年再次出現負增長。

還有這些風險

瑞穗銀行首席市場經濟學家柄川大輔(Daisuke Karakama)表示,日本越來越多地將資金分配給直接投資領域,而非外國債券,這意味著更難快速將資金匯回國內。當風險出現時,國內投資者會出售外國債券,但他們不會從輕易海外資產撤離。

從日本對外投資的構成來看,未回流至日本的再投資收益占比超過了4成,拉動投資的是股本投資,較上年增長了6成左右,這也顯示出日本企業積極推進新投資的趨勢,而不是把投資賺來的收益放回國內。

面對全球最大債權國地位的易主,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表示,他并沒有對這一事態發展感到不安,“考慮到日本的對外凈資產也在穩步增長,排名本身不應被視為日本債權國地位發生重大變化的信號。”

不過,陳子雷認為,在當前日本經濟增速乏力且日美貿易高度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日本資產在海外運作的效率就會備受關注,“日本的海外資產如何增值,將是最大的考驗。”

當前,美債市場波動,外溢效應也沖擊日本國債在內的全球其他債券市場。長期以來,得益于超低利率和本國央行的兜底,日本國債一直保持穩定。但上周以來,日本國債市場的劇烈震蕩在全球債市中的受關注程度超過了美債。

陳子雷認為,當前日本央行在國債收益率與量寬政策間遭遇兩難。自去年7月起,日本央行啟動量化緊縮,每季度減少購買4000億日元債券,使得市場中國債供應相對增加,“原先市場基本面還不錯,但現在,其他投資者難以在短期內填補央行購債規模縮減留下的空缺,導致供需失衡。”

另一方面,陳子雷認為,投資者對于日本政府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進而降低了對日本國債的投資意愿,“未來,若日本縮減長端發債,而日本央行維持購債縮減(Taper),長端收益率曲線控制(YCC)的實際效果將大打折扣,日元貶值壓力加劇。此外,再加上日本米價導致的通脹困境,對于日本央行來說,后續是繼續加息,還是選擇降息后重回加大國債購買力度的老路,很考驗后續的決策。”

當前,日本企業及金融機構未來對外投資的軌跡還可能取決于日本公司是否繼續擴大海外支出,尤其是在當前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美日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影響了市場對日本出口與宏觀經濟走勢的預期。

最新消息顯示,日美擬于美國東部時間30日在華盛頓舉行第四輪關稅談判。日方談判代表、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27日表示,將謹慎推進日美達成協議,避免因急于達成協議而損害本國利益。在前三輪關稅談判中,日方要求美方全面取消加征關稅,但美方對此持否定態度。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 | 丝袜精美视频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 亚洲春色中文字幕我是洋洋 |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亚洲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