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競爭對手很有挑戰性。”在日前藍牙亞洲大會期間,藍牙技術聯盟首席市場官Ken Kolderup(孔德容)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如是表示。
時隔五年,藍牙亞洲大會重回深圳。為深化中國本地服務,今年2月藍牙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實體)總部設在北京,在上海、深圳設分支機構,并即將在下半年成立中國成員小組,促進中國成員公司之間的深入協作,加快藍牙技術在關鍵行業和應用場景中的落地。
“中國在整個藍牙生態體系當中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Ken Kolderup在藍牙亞洲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藍牙技術聯盟成員公司數量已經超過4.1萬個,聯盟在中國大陸就有多達6000個成員公司,數量位居第二;從產品來看,全球50%的藍牙IC芯片由中國企業生產。
“我們很幸運處于非常好的市場地位,但我們并不能躺在自己的功勞簿上。”Ken Kolderup強調,聯盟非常歡迎競爭和無線領域的任何創新。
據統計,2025年藍牙設備出貨量將達到50億臺,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80億臺;接下來,藍牙技術創新即將向超低延遲、高分辨率無損音頻、高吞吐數據傳輸以及更高頻段提升。
Ken Kolderup向記者進一步介紹,藍牙高吞吐數據傳輸(HDT)速度將從2兆位/秒提升到近乎8兆位/秒,能夠提升智能手機、智能手表、平板、電腦等數據傳輸速度、可靠性與穩定性。在工業場景中,HDT還可以提升狀態檢測與資產定位追蹤的性能。
此外,聯盟正推動藍牙技術從傳統的2.4GHz頻段向5—6GHz拓展,以提升傳輸速度、降低延遲并減少干擾。
在藍牙技術聯盟的展臺上,記者看到聯盟展示的Auracast?廣播音頻技術。據工作人員介紹,藍牙可以像廣播一樣,在最大上百平米內向多個接收端同步傳輸音頻;另外,精密測距技術可以通過藍牙信號探測提升距離感知精度,能夠優化 “Find My” 尋物功能,還可以增強數字鑰匙的安全性。
“現在無論是蘋果還是谷歌,都可以通過‘Find My’幫助人們尋找這錯放或者丟失的物件,當前該市場還處于比較早期階段,預計今年出貨量將會達到8000萬臺,并將迅速增長。”Ken Kolderup表示,耳機等無線音頻外設設備出貨量將很快達到19億臺。
除了消費電子領域,藍牙技術還在拓展商業與工業應用市場。
據統計,2025年藍牙資產追蹤的標簽出貨量將達到2.45億臺,并支持大規模LED燈組的智能控制,藍牙網絡照明系統可降低70%能耗,并與暖通空調系統聯動,進一步優化建筑能效。在工業傳感器方面,預計2026年45%的無線狀態追蹤傳感器將搭載藍牙連接,滿足工廠設備預測性維護需求。
藍牙技術還應用于健康與可穿戴設備。據統計,今年藍牙可穿戴設備出貨量3.23億臺,智能手表集成心率監測、血氧檢測等功能,一次性健康監測設備成為新興增長點,另外,藍牙技術還被用于遠程病人監測,如血壓儀、血糖儀數據傳輸等。
圍繞可持續發展領域,電子貨架標簽將是重要的藍牙技術增長市場,預計2029年出貨量將達到1.38億臺,可以推升增加運營的效率,減少印制紙質帶來浪費,以及更好管理商品減少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