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正加快推進今年以來啟動的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據廣西日報報道,2025年5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以“自治區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身份,到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調研了解領導小組各工作組集中辦公情況和排查整治工作情況。
陳剛要求,把涉重金屬環境污染防治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以壯士斷腕勇氣徹底整改,堅決打贏打好涉重金屬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持久戰。”
陳剛還強調,深挖嚴查涉重金屬環境污染事件及背后的作風問題、腐敗問題,重點查處官商勾結、官員腐敗、企業嚴重違法等問題,形成強大震懾力。同時,對非法采礦和涉重金屬污染問題倒查十年專項行動所暴露出來的問題,要把領導干部腐敗問題和工作履職不到位區分開來,把干部作風寬松軟和官商沆瀣一氣、同流合污區分開來,把當前積極整改、減少風險隱患和現在依然不擔當不作為、選擇“躺平”的干部區分開來,精準問責、嚴肅追責。
外界注意到,這是廣西首次提到“非法采礦和涉重金屬污染問題倒查十年專項行動”。此前在5月初,廣西專門成立了“自治區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
5月20日調研中,廣西也披露了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架構,其中分設了6個工作組。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王維平擔任督導檢查組組長,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房靈敏擔任責任追究組組長,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奕君擔任宣傳工作組組長,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苗慶旺和自治區副主席、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楊維林擔任案件查辦組組長,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眭國華擔任綜合協調組和排查整治組組長。
就在上周,同時擔任自治區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自治區政府主席藍天立,已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宣接受審查調查。
公開簡歷顯示,藍天立,男,壯族,1962年10月生,廣西河池人。2007年,當時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廳長的藍天立被任命為河池市委副書記,并擔任市長,第二年成為河池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2011年底,他升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2018年成為正部級干部,開始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主席、黨組書記,2020年獲任自治區黨委副書記,2021年1月擔任自治區政府主席、黨組書記。
對于廣西全區開展的涉重金屬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藍天立也曾公開發聲并外出調研。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官網信息顯示,5月10日至11日,藍天立還曾深入河池、百色、崇左三市調研,督導檢查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整改工作。
實際上,藍天立當年調離河池市升任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剛剛2個月,河池市就發生一次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受到全國關注。
2012年1月15日,河池市下轄宜州市的龍江河拉浪水電站內群眾用網箱養的魚突然出現不少死魚。宜州市環保部門經過調查發現,死魚是由于龍江河宜州拉浪段鎘濃度嚴重超標引起,龍江水體已遭受嚴重鎘污染。本次污染程度罕見,濃度超標5倍以上的水體長達100公里左右,最嚴重河段重金屬超標80倍。事件被披露后,沿江地區以及下游等地群眾受到很大影響,柳州市甚至發生搶購瓶裝飲用水情況。
此次事件中,涉嫌違法排污的河池市金城江鴻泉立德粉材料廠等相關企業多名責任人被依法追究刑責,2名當地環境監察官員也被判處有期徒刑。但是,涉事企業成立和經營的主要時間段是發生在藍天立擔任河池市“一把手”期間,他最后并沒有被追究責任。
河池是全國有名的“有色金屬之鄉”,此前已多次發生重金屬污染問題,而龍江河鎘污染是當時廣西遭遇的最嚴重環境污染事件。當年全國兩會上,作為自治區政府副主席,藍天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承認,從調查結果來看,龍江河鎘污染直接原因是由于企業違法違規排放造成,綜合來看,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監管上也存在著問題。
5月17日,2025年廣西河湖長制灣長制暨凈化政治生態、自然生態工作推進會召開。陳剛在會上提到,藍天立作為黨的高級干部,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辜負了黨中央、辜負了廣西人民,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廣西的形象,破壞了廣西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教訓極其深刻。要最大限度減少藍天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對政府運轉、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鞏固當前來之不易的局面,堅決穩住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