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女奴》海報。
1985年,桑托斯獲得中國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外國女主角獎。
2023年,桑托斯在第二屆中國—巴西電影展上致辭。
以上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上世紀80年代的夜晚,不少中國家庭圍坐在電視機前屏息凝神,只為等待一部電視劇《女奴》。該電視劇講述的是遙遠巴西的動人故事,成為改革開放后首批登陸中國的外國電視劇之一。即使播放頻率僅有一周一集,該劇仍掀起了全民追劇熱。劇中的女主角伊佐拉善良美麗,飽受壓迫卻始終堅持抗爭。她的堅忍深深打動中國觀眾,伊佐拉的扮演者、巴西演員盧塞莉亞·桑托斯在中國也是家喻戶曉。
40多年過去,本報記者在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見到桑托斯時,她仍清晰記得那段遙遠的往事。“這部電視劇之所以打動人,不僅是因為故事本身,還因為伊佐拉是千千萬萬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人們的象征,傳遞著跨越國家和民族的情感。”桑托斯告訴記者,“也正因如此,這部電視劇能夠在無數(shù)中國觀眾心中引發(fā)共鳴。1985年當我得知我獲得中國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外國女主角獎,并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外國女演員時,我內(nèi)心充滿驚喜和激動。”
那時候,大多數(shù)中國家庭還沒有電話,無數(shù)觀眾通過電視雜志投票,將榮譽頒給了來自地球另一端的一名年輕女演員。“即使路途遙遠,我還是一個人踏上了前往中國的旅程。站上頒獎臺,我發(fā)現(xiàn)整個場館座無虛席。中國觀眾想聽我講話、唱歌,那種熱情讓我?guī)缀趼錅I。”桑托斯說,“那個夜晚對我來說不僅是領獎,更多的是與中國觀眾難忘的情感連接。”
首次中國之行期間,桑托斯走訪了北京、上海、蘇州等地,中國的歷史文化深深吸引著她。她原以為這是一次短暫的異國之旅,沒想到從此與巴中友好事業(yè)結緣。此后近40年,她頻繁往返兩國之間,推動文化交流。1992年,她與四川電視臺合作拍攝紀錄片《美麗的巴西》,鏡頭中的熱帶雨林、桑巴舞者、原住民村落,為中國觀眾打開了了解巴西的新窗口。后來,她又帶領巴西團隊赴華拍攝《今日中國巨變》,在巴西觀眾中引起巨大反響。桑托斯還努力推動巴中影視合作,從資金籌措,到劇本創(chuàng)作,再到現(xiàn)場拍攝,她都親自參與。“我希望努力為巴中影視合作做些事情,這也是我向兩國人民之間的真摯情誼致敬的方式。”她說。
談到當前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桑托斯表示:“現(xiàn)在,巴中兩國年輕人擁有更先進的數(shù)字工具,社交平臺、流媒體、跨國制作等極大拓展了兩國文化合作的邊界。”近年來,中餐、中醫(yī)、太極、京劇等中國文化元素在巴西越來越受歡迎,中國民眾對于桑巴、嘉年華、巴西小說也越來越熟悉。桑托斯說:“巴中早已不再是陌生的國度,文化交流已深入民間,增進著彼此的認知。”
“我希望兩國年輕人能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彼此的閃光點和共同點。”桑托斯說,希望新“伊佐拉”不再是一名遭受壓迫的女奴,而是一名在北京或圣保羅地鐵站拍短視頻的女孩,或是一名喜愛中國文化的巴西學生。
桑托斯對巴中文化合作的未來充滿信心,“全球化讓我們聯(lián)系更為緊密,也讓我們更需要講出自己獨特的故事、講出交流合作的故事”。她計劃繼續(xù)參與巴中文化藝術合作項目,在其中貢獻更大力量。“文化是溫情的,也是有力量的。它能夠激發(fā)人們心底的情感,也能沉淀國家之間的信任和友誼。”桑托斯說。
40多年過去,很多中國觀眾依然記得那位溫婉動人的伊佐拉,桑托斯也始終對中國有一份獨特的情感:“我愛中國,我愛中國人民,我愛中國文化。我是個幸運的普通人,是巴中文化交流成就了我。”版式設計:蔡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