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救急”轉向常態化運營 外貿企業轉內銷逐見成效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張淑賢 吳瞬2025-04-30 06:53

證券時報記者 張淑賢 吳瞬

自美國揮舞關稅大棒以來,我國部分外貿企業受到了一定沖擊,與此同時,各方的幫扶舉措也如“雪片般”涌向這些企業。

證券時報記者近期走訪多個“出口轉內銷”展銷會以及對接會獲悉,國內大型商超、電商平臺正積極幫助外貿企業拓寬內銷渠道,“出口轉內銷”“內外貿一體化”等舉措的成效初步顯現。不過,幫扶僅是短期紓困下的“救急”之舉,從長遠看,“出口轉內銷”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外貿企業在產品適應性、品牌建設等方面開展系統性變革,從“救急”轉向常態化運營,以適應國內市場需求。

多方助力解燃眉之急

4月27日,大潤發上海大寧店的一樓中庭,正在舉行一場百貨“外貿優品中華行”巡展銷售活動,涵蓋廚具、鍋具、整理收納、戶外用品等商品,不少消費者正在選購。大潤發全國百貨商品部總監秦聰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因受顧客歡迎,原本計劃4月25日就結束的巡展銷售活動,延期到5月3日,后續還有望在大潤發其他門店開展。

秦聰向記者透露,截至4月27日,大潤發自4月13日啟動“外貿優品中華行”項目以來,共收到157家外貿企業的提報,目前達成意向合作的有91家,其中52家已經達成立項合作。

一家專注于生姜出口的企業——青島力泰農產品有限公司,其產品主要銷往美國、中東及東南亞市場,近期面臨庫存積壓難題。在“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助力下,該公司6.6噸生姜產品近日上架大潤發52家門店,上架首日就賣出了1.2噸,4天即售罄。青島北洋佳美水產有限公司的一款鱈魚也于4月27日在大潤發57家門店上架,該公司鱈魚此前主要銷往歐美等市場。

夢餉科技COO郭馨宇向記者透露,自公司4月14日啟動“外貿優品專項扶持計劃”以來,已通過綠色通道快速入駐超100家外貿企業,覆蓋服飾、美妝、食品、箱包、數碼等主要品類,其中服飾類、箱包類等企業因國內市場需求適配性較高,入駐比例較高。以OMASKA箱包企業為例,該公司年銷售額過億元,外貿占比70%,受關稅沖擊后亟需拓展內銷。目前,OMASKA已完成在夢餉科技平臺的入駐并進入活動籌備階段,近期商品將上線。

而在4月28日舉辦的“外貿優品中華行”深圳產銷對接會暨京東2000億元采購第一站上,記者看到,現場產銷對接的氛圍極為火熱,不少外貿企業均在積極了解如何進入京東的銷售渠道。

京東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深圳負責人介紹,京東預計一年投入2000億元采購全國出口轉內銷產品,助力深圳優質外貿商品更快上線觸達國內消費者。為此,京東還推出了專屬招商團隊對接、搭建出口轉內銷專區、全渠道營銷提升曝光資源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與服務措施,全方位支持企業拓展內銷市場。

近期,臨沂興業陶瓷的“波西米亞風”外貿盤上線京喜自營,主推11小時爆賣9萬件,工廠緊急增設產品線趕制訂單;老牌外貿企業曙光牙刷廠200萬件庫存也通過京喜自營一搶而空,成為外貿轉內銷后首個賣空庫存的企業。

積極求變拓內銷市場

對于部分外貿企業而言,產品此前主要瞄準歐美等市場,如割草坪的智能機器人、戶用儲能設備、外墻清洗機器人等,在“出口轉內銷”后,亟需根據國內市場的消費習慣,在產品適配性等方面作出改變。

浙江味老大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味老大”)主導產品為竹木制廚房用品,包括竹木砧板、竹木筷子、竹簽等20多個系列1000多個品種,外貿出口占比近八成,其中逾七成目的地是美國。該公司市場部經理鮑巧勤在大潤發“外貿優品中華行”現場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此次在美國關稅事件中受影響較大,“我們手上有些訂單都包裝好了被客戶要求暫停發貨”。

基于消費習慣的不同,味老大在美國的爆款產品,在國內可能無人問津。“美國市場的菜板就類似于國內的盤子,會有不同功能的菜板。”鮑巧勤指著一款地圖板介紹稱,該產品可以掛在墻上裝飾用,反面可以切水果,正面可以擺放切好的水果,“在美國市場要賣到19美元,此次國內巡展銷售價為30元”。

鮑巧勤表示,公司未來會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同時調整產品線,讓產品更符合國內消費者的習慣,“巡展銷售可以處理點庫存,更重要的是公司通過這一窗口了解國內消費者的需求,為下一步調整產品適應國內市場做準備”。

以菜板為例,國外市場銷售的產品沒有把手,國內消費者希望有把手,可以掛起來。“通過展銷,我們可以遴選出國內消費者反饋好的產品,進一步引入國內市場。”鮑巧勤說。

在4月28日舉辦的深圳產銷對接會上,一家服裝代工廠負責人咨詢,公司以代工為主,沒有自身品牌,該如何拓展國內銷售渠道。對此,京東一位現場負責人就表示:“針對這種情況,你們必須作出改變,可以先注冊一些商標,在產品設計上做一些創新,先把店開起來,一步步地做。”

精耕細作謀長遠發展

“在和外貿企業接洽中,我們注意到,很多外貿企業集中遇到的問題在于對國內市場規則不熟悉,以及缺乏線上運營經驗等。”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外貿企業雖然產品品質過硬,但沒有開拓內銷市場的經驗和門路。”

為此,京東發揮供應鏈優勢以及持續打造的開放生態,幫助外貿企業解決難題。比如通過京喜自營,商家只需要專注于生產,京喜自營團隊負責銷售和履約的全鏈條工作,能夠有效彌補出口生產企業缺乏銷售和線上運營能力的短板。

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有超過3萬家企業和商家與京東招商團隊接洽,上萬家企業已進入實質性采購洽談階段。同時,京東也已同步開啟了包含服裝鞋帽、消費電子、家用電器等數百種品類的選品工作。

從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人士來看,出口轉內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也并不是一個短期事件,從長遠看,需要堅持長期投入和不斷轉型才能最終見效。

“短期內,大潤發主要為優質外貿商品提供路演、展銷、試銷等機會,幫助出口受阻的外貿企業消化庫存,開拓內銷渠道等。”秦聰表示,“長遠來看,對于受顧客喜歡的優質商品,會考慮長期合作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就秦聰的觀察,外貿企業開拓內銷市場,仍需從以下方面努力,包括做好內銷市場定位與產品策略,分析國內消費者偏好,重新定義用戶;開展外貿產品的本土化改造,包括認證與合規、產品包裝與規格、功能適配等,例如出口的電器產品需適配國內電壓;內需市場不同于出口,企業要有服務意識,除做好商品設計與生產外,還要兼顧品牌宣傳、市場開發、售后服務等工作。

郭馨宇同樣表示,外貿企業轉型內銷存在不少挑戰,包括缺乏經驗,市場適應性不足,比如,外貿服飾與國內消費者審美偏好存在差異,需要調整產品定位;供應鏈調整也存在困難,需從“大單生產”轉向“小訂單”柔性生產,適應國內市場的靈活需求等。

為此,夢餉科技為不同類目的外貿企業定制了扶持措施。比如,服飾類企業,提供市場趨勢分析,幫助調整設計風格以貼合國內消費者審美;食品類企業,平臺大數據助力商家挖掘需求,包括分析國內消費者偏好,優化包裝規格等。

外貿產品如何才能在內銷市場站住腳?一家電商平臺的市場對接人員直言就三點:一是價格有優勢;二是產品有亮點;三是品質有保障。只要達到這三個要求,外貿產品一定能夠在內銷市場大放異彩。

責任編輯: 王智佳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精品99 | 真实国产普通话对白乱子子伦视频 | 中文字幕1级乱日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