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上,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發表演講稱,明年4月份,京東將建成全球第一個無人配送站。“技術發展與就業并不沖突,機器人將把人類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同時催生出大量新需求、新服務、新崗位。未來員工可能每周只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
劉強東介紹,京東物流的無人倉等技術經過10年的技術積累,大量的物流自動化設備已經具備了進行規模部署、簡易化操作的能力,等到高密度固態電池能夠大規模生產,機器人、無人機等產業將迎來新一波飛速增長浪潮。
“我們倉庫的無人化,從技術角度來講,早已經實現了。無人卡車在京東內部測試已經超過70萬公里,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無人車測試早就超過幾百萬公里了。”劉強東說。
他介紹,到明年4月份,京東將建成全球第一個全無人的配送站。“這是一個源頭性的建設,上面幾輛無人機,下面全部是無人配送小車,里面是機械臂,對無人機、無人車的貨物裝載全都是機器人完成。”
不久前,京東物流宣布,未來5年要采購300萬臺機器人、100萬臺無人車和10萬架無人機,全面投入物流供應鏈全鏈路場景。
數智化時代,員工的工作怎么辦?劉強東指出,自動化設備與員工就業并不沖突,能夠輕松地解決。機器人將人類從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減少體力、重復工作的勞動強度,讓基層員工也能做到“風不打頭、雨不打臉”,也可以大幅降低員工的工作時間。“未來員工可能每周只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劉強東稱。
另外,技術的發展也會產生大量新的崗位。在研發無人機、無人車等設備時,做模塊化設計,確保快遞員做簡單培訓之后,就能直接參加更輕松的運營監控、設備維修等工作。
“此外,技術發展也將催生大量新需求和新服務。在未來5年左右的時間內,全球旅游市場可能會有10倍的增長。在探索藝術、旅游的過程中,也會創造出大量新的職業。”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