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在上海召開。進博會現場,杜邦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張毅再次以“老朋友”的身份出現。
作為首屆進博會最早確認參展的外資企業之一,杜邦已七年赴約——這不僅是一場展會的延續,更是一段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的故事。這段故事,記述了杜邦從“為中國制造”向“與中國共創”的演變。
“進博會已成為我們展示‘全球創新,深耕本地’承諾的重要平臺。”張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采訪時表示,“我們期待通過這個平臺,與更多新老朋友深度交流,碰撞出合作的火花,讓創新解決方案在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進博會鏈接全球合作
今年杜邦以“鏈接未來,共創向新”為主題參展,展臺以五大展區呈現,展示杜邦在醫療健康、水處理、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先進材料和解決方案,以及在本地化合作創新、賦能創新生態圈方面的成就。
“這些領域既是杜邦的專長,也與中國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的方向高度契合。”張毅介紹稱。
在張毅看來,進博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展覽本身。“它是中國高水平開放的‘金名片’,更是鏈接全球合作與市場機遇的絕佳橋梁”。
過去幾年,進博會促成杜邦與本土伙伴達成數十項重要合作與戰略簽約,杜邦和中國合作伙伴的關系伴隨進博會不斷深化。
首屆展會期間,杜邦與張家港市政府簽訂投資協議,打造汽車膠粘劑一體化生產基地,以應對輕量化與電動化的汽車產業趨勢。2021年11月10日,第四屆進博會期間,該基地正式破土動工;到2023年9月,基地投入運營。2024年第七屆進博會上,杜邦又與張家港市政府簽署新合作,將高性能特種潤滑劑項目落戶當地,助力新能源汽車、電子、電氣、化工等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首屆參展到七度赴約,從一紙協議到多項目落地,杜邦與中國市場的故事仍在續寫。正如張毅所言:“鏈接未來,共創向新,不僅是我們的參展主題,更是杜邦在中國發展的真實寫照。”
高度重視與中國創新協作
對于杜邦而言,2025年是一個“煥新之年”。11月1日,杜邦完成電子業務分拆,新公司“啟諾迪(Qnity)”正式獨立上市。
“杜邦和啟諾迪將各自更加聚焦、靈活高效,在各自專長的領域為客戶和利益相關方創造更高的價值。”張毅解釋,這一調整讓杜邦“輕裝上陣”,能夠更專注于醫療健康、水處理、多元化工業等戰略板塊,進一步提升全球運營效率和創新響應能力。
正因如此,中國這一充滿活力的市場在杜邦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地位愈發重要。
“中國始終是杜邦非常重要的海外市場,這一點在新杜邦時代不會改變。”張毅強調。最近三個月,杜邦多位全球高管密集造訪中國,包括全球首席技術官,醫療健康和水處理全球業務總裁等深入考察市場與客戶需求。
“這反映了總部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他說,“創新是杜邦自帶的基因,而中國本土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我們希望在更開放的創新生態中,與客戶、政府、高校、科研機構共建解決方案,實現從產品到價值鏈再到生態系統的共創。”
杜邦中國研發中心的20年歷程,也印證了這一戰略的演進。從早期材料研發支持,到如今承擔全球創新項目的重要角色,杜邦在中國的創新重心正從“為中國制造”向“與中國共創”轉變。
張毅表示,杜邦目前高度重視與本土客戶的深度協作,致力于打造長期的“創新合作伙伴”關系。公司先后在研發中心內投資建設杜邦上海創新中心、多個行業技術中心及客戶聯合應用中心,通過將全球資源與中國市場需求精準對接,持續為產業升級注入創新動能。
杜邦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投入,正是對中國市場潛力的堅定信心。在醫療健康領域,杜邦與本土伙伴合作,擴充了位于華東的Liveo?品牌工廠產能,以滿足大中華區對高品質生物制藥管路的需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張家港膠粘劑一體化生產基地的投運,使杜邦的材料技術更加貼近中國快速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在水處理板塊,杜邦于今年9月收購了中化(寧波)潤沃膜科技有限公司,擴大了RO反滲透膜的生產能力,以應對中國及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工業水凈化與回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