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色股份(000758.SZ)通過中證路演平臺召開2025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會議采用遠程網絡的方式面向全體投資者開展。會議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線上溝通,公司董事長劉宇、總經理譚耀宇、財務總監朱國勝、董事會秘書朱國祥等高管通過平臺與投資者展開了深入交流,圍繞公司經營韌性、雙輪驅動戰略及在手訂單情況等核心議題一一應答,傳遞出公司穩健發展的堅定信心。
營收及利潤變化,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議題。公司指出,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下降主要系公司有兩個工程項目在三季度進入后期階段,新項目尚處于開始階段,工程收入相應減少,隨著新項目進入執行高峰期,公司工程承包業務收入會有所增加。與此同時公司也明確指出,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累計新簽合同額76.52億元,在執行未完工合同額346.88億元,公司在手訂單充裕。需求端穩健的同時,公司也正積極推動產能的擴容。以中色白礦為例,公司表示,中色白礦原采礦許可證的生產規模為99萬噸/年,現取得生產規模為165萬噸/年的采礦許可證,公司將加快研究推進項目建設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更進一步,不僅局限于數據層面,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及長期發展戰略同樣受到投資者高度關注。
針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公司指出,產業鏈全覆蓋及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是中色股份相較于同行企業的優勢所在。具體而言,公司擁有兩座在產礦山,一座在建礦山和一個鋅金屬冶煉廠,鋅資源品位中等偏上,礦山智能化水平也正持續提升。其中,公司旗下冶煉廠擁有較強實力及管理能力,尤其高端鋅合金等戰新產品研發取得進展,浸出渣處理項目建設完成,實現了銀、銦、鉛、鋅、金、銅等有價金屬的綜合回收,開辟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不僅限于國內產業鏈覆蓋,公司的海外資源開發能力也較強,成本控制能力出色。圍繞國際化運營,公司表示將積極開展赤峰、青海地區及蒙古國、印度尼西亞等周邊國家的有色金屬項目的開發工作和現有礦山的探礦增儲。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以來,公司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國際業務也已取得重要突破。2025年2月,公司與Tran Hong Quan Metallurgy Co., Ltd.簽署總金額約5.72億美元、總工期40個月的《越南多農電解鋁項目總承包合同》,目前第一批貨物已經抵港,項目順利開工,截至第三季度末,項目已完成工程進度15%,工程進度超計劃實施,為中越經貿合作注入新動能。印尼阿曼銅冶煉項目也已實現稀貴廠首塊標準金錠下線,標志著“雙閃”工藝全線貫通,并憑借優異表現獲得業主認可,成功簽署運維合同,開創了工程服務的新模式。
依托扎實的競爭優勢,近年來公司以“資源開發+工程承包”雙輪驅動,保障了企業的穩健發展與經營韌性。此次在回應未來如何持續提升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的問題時,兩大板塊協同發展成為核心。具體而言,在資源開發方面,公司通過持續提升礦山智能化水平和強化成本控制,保持了較強的盈利能力;在工程承包方面,公司立足于有色金屬工程領域,通過精細化管理和模式創新持續提升價值。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在市值管理方面的舉措。一方面,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及中長期價值的認可,集團公司2025年增持公司股份約2%;另一方面,公司實施了202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向全體股東合計分配現金紅利達9167.07萬元。公司相關工作也獲得資本市場廣泛認同和積極反饋,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2024至2025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評價中獲評A級,并獲評上市公司天馬獎及英華獎。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研究推出有效舉措,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公司經營業績穩中求進,提高公司內在價值,積極回饋廣大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