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間,帝科股份(300842)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浙江索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浙江索特”)就發明專利權侵權糾紛,已向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涉案金額達2億元。
公告顯示,本次訴訟的核心標的為專利號201180032359.1、名稱為“包含鉛-碲-鋰-鈦-氧化物的厚膜漿料以及它們在制造半導體裝置的用途”的發明專利。該專利由浙江索特全資子公司太陽帕斯特有限責任公司合法持有且處于有效期內,浙江索特通過合法許可獲得該專利的使用權及相應訴權。被告浙江光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未獲得專利權人及浙江索特許可的情況下,大規模制造、銷售并許諾銷售落入涉案專利保護范圍的光伏導電銀漿產品,嚴重侵犯公司的合法權益。
據此,浙江索特提出三項核心訴訟請求:一是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制造、銷售、許諾銷售侵權產品,并銷毀專用生產設備及模具;二是要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共計2億元;三是判令被告承擔全部訴訟費用。目前該案已獲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受理,目前尚未開庭審理。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光伏行業“內卷”加劇的背后,知識產權侵權是重要原因之一。光伏產業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核心技術研發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時間和人力成本,但部分企業為快速搶占市場,繞過研發環節直接抄襲侵權,以低成本復制產品參與價格戰。該行為不僅直接損害了創新企業的合法權益,更打破了行業公平競爭秩序。當創新投入無法獲得應有回報,企業便會失去研發動力,轉而陷入低水平價格競爭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整個行業發展質量下滑。唯有尊重知識產權,讓創新企業的技術價值得到充分保護和體現,才能引導行業資源向研發創新傾斜,推動企業從“價格內卷”轉向“技術競優”,形成“研發創新—專利保護—價值轉化—再投入研發”的良性循環。
光伏導電銀漿作為光伏電池制造的關鍵材料,其技術含量直接影響電池轉換效率與穩定性,而涉案專利所涉技術方案正是該領域的核心創新成果。本次帝科股份子公司提起的2億元專利侵權訴訟,既是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舉措,也為光伏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再次敲響警鐘。唯有全行業形成尊重知識產權、抵制侵權行為的共識,通過法律手段筑牢技術創新的“保護墻”,才能讓光伏產業擺脫低水平“內卷”,邁向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