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巨頭赴港上市潮涌 競逐“智駕+機器人”雙賽道
來源:證券時報 2025-09-17 A004版作者:葉玲珍2025-09-17 06:48

證券時報記者 葉玲珍

港股市場正迎來激光雷達行業頭部企業上市潮。

9月16日,禾賽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實現“美股+港股”雙重主要上市,上市首日上漲9.96%;8月,圖達通更新了招股書,擬繼續推進港股De-SPAC上市進程,疊加此前已在港股上市的速騰聚創,激光雷達板塊效應凸顯。

在熱鬧的資本市場背后,激光雷達廠商緊抓“智駕平權”紅利,通過高效研發、極致降本修煉內功,共同做大行業蛋糕,推動行業拐點到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駕領域形成規模效應的同時,激光雷達已悄然在機器人賽道“落地生根”,一場全新的行業競技賽正在開啟。

規模效應漸起

作為國內激光雷達三巨頭,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圖達通紛紛赴港上市,不僅折射出行業的高景氣度,更是產業成熟度提升的顯著標志。

從財務數據來看,前述三家企業近年來業務規模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并瞄準正向盈利目標一路狂奔。

2022年至2024年,禾賽科技營業收入從12.03億元提升至20.7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30%;速騰聚創營收由5.3億元攀升至16.49億元,圖達通營收則從0.66億美元增至1.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分別超70%、50%。凈利方面,禾賽科技今年上半年錄得凈利2654萬元,已率先實現扭虧為盈;速騰聚創上半年虧損約1.5億元,圖達通一季度虧損0.15億美元,虧損幅度同比均大幅收窄。

2023年和2024年,速騰聚創激光雷達銷售量分別為25.96萬臺、54.42萬臺,同比增幅分別為355%、110%;禾賽科技銷量分別為22.21萬臺、50.19萬臺,同比分別增長176%、126%;圖達通同期銷量分別為14.81萬臺、23萬臺,同比分別增長100%、55%。

“激光雷達賽道的爆發式增長主要得益于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滲透率的提升。”國金證券計算機首席分析師孟燦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從目前車企的選擇來看,除特斯拉堅守純視覺路線外,配置激光雷達的“多感知融合”智駕方案已經成為主流。

從全行業看,目前激光雷達已褪去“高端濾鏡”,逐步走向普及。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2025年6月激光雷達在新能源乘用車中的滲透率達到17%,且已連續三個月保持在16%以上。“一般來說,滲透率達到16%就意味著技術已經‘跨越鴻溝’,從早期的小眾市場進入大眾市場,并形成不可逆趨勢。”孟燦表示。

今年以來,多家汽車大廠發布智能化戰略,開啟“智駕平權”時代,激光雷達作為關鍵傳感器之一,逐步下沉至大眾化市場。具體來說,在比亞迪的天神之眼智駕方案中,天神之眼A/B方案均搭載了激光雷達;吉利安全高階智駕系統“千里浩瀚”推出H1至H9五級方案,其中H5、H7、H9均搭載了激光雷達;長安啟動“北斗天樞2.0”計劃,其中天樞智駕系統計劃將激光雷達搭載至10萬級車型;零跑今年上市的B01高配車型售價在12萬元以內,亦配備了激光雷達。

多路徑降本突圍

激光雷達市場加速下沉,除了市場端的需求井噴,更離不開供給端的指數級降本。

“2020年至2024年,ADAS激光雷達均價從2萬元/顆狂降至2500元/顆左右,平均以每年打6折的方式在下降。目前,主流廠商部分產品已經賣到了200美元/顆,激光雷達邁入‘千元機’時代。”孟燦表示。

去年4月,速騰聚創推出M平臺新一代中長距激光雷達MX,價格不到200美元,以較高性價比獲得多家整車廠定點;無獨有偶,禾賽科技的ATX激光雷達價格也已經下探到約200美元,逐步成為出貨主力產品。

華東地區一位激光雷達從業人士表示,激光雷達市場價格漸趨“平民化”,主要歸功于行業技術的迭代創新,以及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攤薄。

“近年來,激光雷達產品形態歷經從機械式到半固態、純固態的持續迭代,復雜的機械運動部件被大幅縮減甚至取消,實現了成本、體積、功耗的全面下降,并在此基礎上有效提升了產品良率。”孟燦表示,目前乘用車車頂的主視激光雷達均為半固態產品,側向補盲雷達已較多引入純固態產品。

除技術路線演進外,芯片化、集成化將激光雷達的性價比推向更高維度。

“目前,我們可以將激光雷達發射、掃描、接收及信息處理等系統的多個分立組件集成到2至3顆芯片上,并且這些芯片可以進一步集成到客戶的其他智能化系統上。前述設計在精簡鏈路、提升一致性的同時,讓產品性能遵循摩爾定律不斷提升。”速騰聚創市場總監謝闐地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當激光雷達進入芯片化時代,未來行業的產品規劃,與上下游的合作模式及產品交付方式都會發生質的變化。

從各廠商的布局來看,芯片自研已成趨勢。速騰聚創已擁有全棧芯片自研能力,并基于SPAD-SoC芯片主打數字化激光雷達,推出業內領先的E平臺、EM平臺系列產品;禾賽科技于2017年成立芯片研發團隊,并在業內率先采用ASIC路徑,目前已迭代至第四代ASIC芯片架構,搭載于多款產品;圖達通則與第一大客戶蔚來合作研發ASIC芯片。

對于未來價格走勢,孟燦預計,伴隨著技術路線的不斷收斂,疊加產品加速普及后,車企對于差異化、高端化的競爭需求,后續ADAS激光雷達價格降幅將大幅收窄,或將維持在5%至10%的年降水平。

迎接第二增長曲線

智駕領域雖占據了市場的基本盤,但激光雷達的“江湖”遠不止于此。從當下的應用來看,機器人行業正逐步成長為“第二增長曲線”。

今年上半年,禾賽科技在機器人領域交付激光雷達9.83萬臺,同比增長692.9%;速騰聚創在該領域交付量為4.63萬臺,同比增長420.2%,其中二季度機器人激光雷達3.44萬臺,同比增長631.9%,均呈指數級擴容態勢。

根據速騰聚創預測,公司2026年車載與機器人領域的激光雷達出貨量將逐步趨近1:1的比例。

結合各廠商交付及訂單情況,割草機器人已成為市場爆點。

今年4月,禾賽科技與追覓旗下庭院品牌可庭科技達成協議,約定未來一年將向后者供應30萬顆JT系列激光雷達;5月,速騰聚創宣布與庫犸科技共同開發基于車規級全固態技術的高端割草機器人激光雷達解決方案,首批訂單約定三年內合作120萬臺。

“激光雷達在割草機器人領域的應用尚處于早期,產品路線較為多元。公司的策略是先技術摸高,突破解決行業痛點,再推動科技普惠。”謝闐地表示,未來更大的難點在于如何與合作伙伴共創賦能,積累行業know-how(技術訣竅)。

對于機器人領域的下一個機會,謝闐地認為大概率會集中在庭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賽道,如泳池機器人、AGV、無人倉儲物流車等。“公司堅持產學研路線,盯準創新型人才的研究方向,在項目早期甚至創意萌發階段就提前介入,靜待市場放量。”他說。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車載市場,激光雷達在機器人行業的毛利率普遍較高。以速騰聚創為例,公司上半年機器人業務毛利率為45%,高出ADAS產品27.6個百分點。

“機器人行業本身毛利較高,給到上游的利潤空間彈性更大,同時新興行業對產品性能要求更高,成本敏感度相對較弱,上下游之間的合作模式也更為靈活,會根據各自的技術貢獻來評估各自的生態位。”謝闐地表示。

孟燦認為,放長遠看,激光雷達作為核心傳感器,未來在人形機器人會成為標配,將迎來更大的商業機會。

面對新的市場契機,頭部廠商已經摩拳擦掌。今年年初,速騰聚創落地“AI+機器人”戰略,圍繞機器人通用感知剛需,推出機器人視覺新品類Active Camera,定位“真正的機器人之眼”。8月,禾賽科技與星動紀元達成合作,雙方將以智能服務機器人的協同感知技術為核心,探索服務領域機器人的新場景、新應用和新體驗;同月,公司與Vbot維他動力宣布將通過激光雷達與AI的深度協同,推動行業首個智能伴隨機器人商業化落地。

責任編輯: 劉少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香蕉久久AⅤ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第16页 | 亚洲欧美人成综合在线另类 | 自拍亚洲一区欧美另类 |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偷 | 婷婷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一二区一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