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關口!看上海市靜安區“十四五”如何高質量發展
來源:國際金融報2025-09-16 22:52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上海市政府新聞辦推出“實干繪答卷 接力新藍圖”上海“十四五”規劃成果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展現十六個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

9月16日上午,該系列第四場發布會舉行,圍繞“奮力打造卓越的現代化國際城區”主題,靜安區委書記鐘曉詠介紹靜安區“十四五”期間建設發展成果,靜安區委副書記、區長翟磊,區發展改革委主任沈虹,區商務委主任姚磊,區建設管理委主任施煜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image.png

吳典 攝

靜安作為上海中心城區核心區,國際化程度高,高端要素集聚,服務經濟發達,長期走在全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前列。“十四五”時期,是靜安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靜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圍繞“加快建設卓越的現代化國際城區”目標,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改革開放、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奮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城區樣本。

在提升核心競爭力中構筑更獨特的優勢

“十四五”以來,靜安堅持發揚優勢,發揮中心輻射功能,持續增強城區核心競爭力,為全市發展大局貢獻靜安力量。

綜合經濟實力實現新躍升。2024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3369.9億元,突破3000億元關口;人均生產總值達36萬元,是2020年的1.5倍;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302.2億元,居全市前列;全區億元樓92幢,居中心城區首位,其中月億元樓9幢。

商業消費活力實現新迸發。大力發展首發經濟、新型消費,集聚最潮的品牌、提供最新的體驗、打造最優的環境。2021年以來,累計引進各類首店991家,一批現象級地標項目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關注的消費熱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中心城區首位。

總部經濟能級實現新突破。“十四五”以來,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其他總部85家,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42家、民營企業總部26家,總部企業數位居全市前列,總部經濟稅收貢獻年均增長11.1%。

在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培育更強勁的動能

堅持一手抓優勢產業提質增效,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發展,6個重點產業對區域經濟貢獻度超85%。

高端服務品牌彰顯。“全球服務商”企業從“十三五”末的48家擴展到目前103家,集中上海1/3高能級專業服務機構,形成“基礎好、門類全、機構多”格局。人力資源、咨詢調查、廣告、法律服務、質檢技術等五大領域,在全市營收占比超18%,列全市第一。專業服務業稅收貢獻比重從2020年的15.8%提升至去年的22.1%。金融服務業進一步集聚,國際財富管理高地建設初見成效,合并重組后的國泰海通總部落戶靜安,位列全球證券行業前10名,PEI300全球私募基金榜單前10名中進入中國的8家均落戶靜安,先后獲批全市首批股權投資集聚區和并購集聚區。

商貿服務優勢凸顯。商貿服務業占區域經濟1/3體量,“十四五”以來商品銷售總額保持萬億以上規模,全區稅收貢獻200強企業中商貿服務企業占比超6成。新型服務貿易加速發展,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從“十三五”末的5.6億美元增加至14.7億美元。

科創集聚態勢明顯。加快發展數據智能、文化創意和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集聚了全市1/3的核心大數據企業,全球1/3制藥50強企業落地靜安。近期,聚焦商業、文化、創意、科技融合發展,把握區塊鏈、超高清視聽、美妝健康等細分賽道的發展機遇,全力打造“數通鏈谷”“視聽靜界”“美創靜界”3個載體,以賽道集聚、空間集聚、政策集聚,構建融合創新生態,推動新興產業升級。

在高水平改革開放中激發更澎湃的活力

靜安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堅持改革不停步、開放再出發,讓“國際靜安”優勢更突出。

“引進來”的大門越開越大。2021—2024年,外商直接投資項目1122個,較“十三五”同期增加220個;合同外資48.3億美元,較“十三五”同期增加2.1億美元。規模及占比均列全市中心城區首位。聚焦商貿商業重點,積極探索制度型開放,創建全市首個優質產品進口示范區,在張園設立全國首個商業中心“保稅倉”,創新自由貿易帳戶。“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外貿進出口額達到“十三五”時期的1.5倍。

“走出去”的步伐越走越穩。發揮高端涉外專業服務和金融服務集聚的優勢,深入實施“全球服務商”計劃,設立上海中心城區首個境外投資項目許可咨詢服務點和首批10個海外服務點。僅今年以來,已助力長三角地區600余家企業跨境出海。

營商環境越來越優。累計實施693項優化營商環境舉措,在全市測評中位居前列。2021年至今年6月底,累計新設市場主體4.76萬戶,是“十三五”的1.8倍。把培育本土一流企業作為重點,實施民營企業總部梯度培育計劃,目前民營企業總量占比近85%,在全區營收200強中占比達1/4。

在推進城市更新中打造更優越的品質

以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著力推動布局優化、載體再造、功能提升。

把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十四五”以來,集中精力推進剩余47幅、5000余證零星二級以下舊里改造,提前7個月全面完成改造任務。同時,累計實施12個成套改造項目,惠及居民4849戶,并提前兩年半完成全部2095戶不成套小梁薄板舊住房改造。作為首批工人新村之一的彭浦新村,所有4907戶非成套老公房,已全部完成改造入住。累計實現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完工1495臺,完成近1.5萬套(間)租賃住房建設和供應,新增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近3000張。

把樓宇更新作為關鍵。與業態更新、區域更新、公共服務配套更新等緊密結合,激發市場主體積極性,完成錦滄文華、四季酒店等35幢商辦樓宇更新,恒隆廣場、梅龍鎮廣場等23個項目正在推進中,樓宇活力和能級持續提升。

把風貌保護落到實處。尤其是張園作為上海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庫門建筑群,下大力氣實施保護性開發,全力打造歷史風貌保護和城市有機更新的標桿,西區一期已成為高品質公共空間和城市發展新地標,東區二期將于明年建成。

此外,聚焦低效用地和園區,因地制宜盤活存量資源,為高質量發展打開新空間。

在人民城市建設中厚植更溫暖的底色

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盡最大的努力改善民生,全力以赴推進人民城市建設。

公共服務持續優化。針對“一老一小”需求,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首創覆蓋老年人全周期醫養服務的“五床聯動”整合型照護模式。建成全國首家“寶寶屋”,“托幼一體”實現全覆蓋,率先開設2歲以下小月齡托班。醫療機構千人口床位數、醫師數分別是全市平均的1.3倍、1.5倍,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高出全市2.3歲。

文化軟實力持續增強。高質量推進“黨的誕生地”紅色文化傳承弘揚工程,精心保護修繕106處紅色資源。推進文化惠民,人均公共文化設施面積等保持全市前列,常年涉外演出超1萬場、駐場演出達5000場,均居全市第一。

治理效能持續提升。著力建設城市精細化管理示范區,市容環境保持常態優良,在社會公眾滿意度測評中保持全市第一。蘇州河靜安段6.3公里岸線實現貫通開放,新增公共綠地26.5公頃、立體綠化11.3萬平方米、綠道12.7公里,新增公園、口袋公園24座,累計達44座,讓更多人可以“推窗見綠、轉角遇美、出門進園”。

今年是新的靜安區設立十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面向“十五五”和未來十年,靜安將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增強發展信心,錨定更高目標,堅定追求卓越,更好鍛長板、揚優勢、優布局、強功能,奮力爭創一流、走在前列,在全市大局中更好挑大梁、作貢獻,在“五個中心”建設中堅定走好第一方陣、作出更大建樹。

記者吳典

文字編輯孫婉秋

版面編輯 佘詩婕

責任編輯: 孫孝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在线 | 日本码亚洲成a人片 | 亚洲欧美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