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北交所發布《關于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代碼切換上線的通知》:自10月9日起,北交所將為存量股票啟用新證券代碼,投資者對存量股票的交易委托、行情查詢,市場主體對存量股票的業務辦理等均使用切換后的證券代碼。
業內認為,這意味著,從10月9日開始,北交所將全面進入“920”代碼時代,這將是北交所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多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北交所統一代碼后,預計推出北交所主題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也將提上日程。
北交所將全面啟用新代碼
9月12日,北交所宣布,存量上市公司代碼切換工作總體準備就緒。自2025年10月9日起,北交所將為存量股票啟用新證券代碼,投資者對存量股票的交易委托、行情查詢,市場主體對存量股票的業務辦理等均使用切換后的證券代碼。
北交所表示,“新舊代碼對應關系可通過本所官網‘服務-新舊代碼對照表’欄目查詢。請各市場參與人高度重視代碼切換工作,按照本所要求做好業務、技術、投資者服務相關工作。”
從北交所官網披露的“新舊代碼對照表”來看,此次代碼調整,是將原北交所上市公司代碼的前三位數字統一調整為“920”,與此同時,大部分公司代碼的后三位保持不變。
北交所于2024年4月22日起,為新上市公司啟用“920”代碼號段。目前,北交所市場已經有30多家公司率先采用“920”代碼號段。
2024年12月,北交所發布《關于做好北京證券交易所存量上市公司證券代碼切換準備工作的通知》,對存量上市公司代碼的切換工作作出部署,并選擇少量股票先進行存量切換試點。
從中長期來看,此次北交所全面更換代碼,會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對此,“董秘一家人”創始人崔彥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北交所公司股票代碼從原來的43、83、87、92開頭的四種代碼變為統一的92 開頭的代碼后,北交所作為獨立交易所的地位將更加清晰。也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辨識度,便于廣大投資者識別和投資北交所。另外,統一代碼后,推出ETF也將提上日程。”
在“子沐研究”創始人劉子沐看來,此次北交所統一代碼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面,“從影響力來說,第一是提高北交所辨識度;第二是市場對北交所ETF的期待更近;第三是將方便投資者使用各種數據產品進行個股甄選。”
與北交所主題ETF有聯系?
值得關注的是,在采訪中,上述多位長期關注北交所發展的業內人士將此次北交所統一代碼與北交所主題ETF的發布聯系在一起。其中有何關聯?
據崔彥軍介紹,現在市場上有北交所指數基金、主題基金,但都是場外品種,以后會推北交所主題ETF。此前市場曾有預期,統一代碼會是北交所主題ETF發布的一個前提。
劉子沐則表示:“其實這是大家的一種善意推測,因為北交所現在的債券已經支持ETF交易,北交所的個股也支持ETF交易。”“在基金公司ETF的交易系統里,對于ETF組合是按板塊或代碼分類的,所以北交所的代碼統一有助于北交所ETF基金發展。”他進一步指出。
據了解,2021年11月,首批北交所主題公募基金產品正式問世。截至目前,北交所主題基金主要分為兩大類產品,一是兩年定開的主動權益基金,二是北證50指數基金。2025年上半年,北交所主題基金表現不俗,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冠軍就是一只北交所兩年定開產品。然而,至今尚未有北交所主題ETF問世。
關于北交所ETF落地的話題,2025年3月,曾有媒體報道稱:“北交所ETF產品的落地正加速推進,最快或于今年三季度面世。”不過,從目前公開信息來看,北交所ETF三季度落地的可能性仍有待觀察。
事實上,近年來,監管層曾多次就北交所ETF表態。2023年9月,證監會在《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中明確“持續開展北交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上市開放式基金(LOF)、公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資產證券化等產品研究”;2025年1月,證監會在《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中進一步要求“支持覆蓋率高、代表性強、流動性好的寬基股票ETF注冊發行”,而北證50指數為當前北交所唯一寬基指數。
就北交所ETF落地的具體時間表,9月14日,新三板資深評論人周運南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北交所ETF產品其實一直在研究中,本來市場預期今年內落地,但相關政策還沒有出臺。不論如何,只要今年內北交所ETF的政策能落地,就是符合市場預期的。而在ETF上市之前還要經過一系列測試,所以如果北交所ETF能在明年初面世也是符合市場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