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國補”刺激,但今年上半年,國內手機出貨量仍同比下滑3.9%。如此背景下,日前,小米最新調整全年手機銷售目標。
8月20日,工信部旗下中國信通院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1-6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1.41億部,同比下降3.9%,其中,5G手機1.21億部,同比下降3.0%,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5.5%。2025年6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2259.8萬部,同比下降9.3%,其中,5G手機1843.6萬部,同比下降16.7%,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1.6%。
從智能手機出貨情況來看,2025年6月,智能手機出貨量2055.7萬部,同比下降13.8%,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1%;智能手機上市新機型10款,同比下降52.4%,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27.8%。
2025年1-6月,智能手機出貨量1.30億部,同比下降6.5%,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2.1%;智能手機上市新機型153款,同比下降4.4%,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64.3%。
從國內外品牌手機出貨量來看,今年上半年國產手機出貨量依舊呈下滑趨勢。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5年6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2062.7萬部,同比下降6.4%,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1.3%;國產品牌上市新機型34款,同比增長21.4%,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94.4%。
2025年1-6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1.22億部,同比下降1.3%,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6.6%;國產品牌上市新機型226款,同比增長11.3%,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95.0%。
此前,國際數據公司IDC數據也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結束了連續六個季度同比增長,出貨量6896萬部,同比下降4.0%。2025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1.4億臺,同比下降0.6%,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IDC稱,“國補”對于市場需求的拉動有限,未達到預期效果。
手機產業鏈公司的“一言一行”也折射著行業冷暖。某產業鏈上市公司近日在2025年半年報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受關稅波動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消費者在智能手機方面的支出趨于謹慎,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速放緩,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在存量競爭的背景下,頭部智能手機廠商持續通過差異化創新撬動消費者換機需求。
多位業內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由于2025年為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首次入圍“國補”的一年,因此部分消費者的購機需求或已前置至上半年,下半年市場行情談不上樂觀,不排除后續會出現品牌砍單的情況。
如此行情下,小米已快速調整全年智能手機銷量目標。8月19日晚,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電話會上談及手機大盤情況時表示,去年底、今年初,行業對整個手機大盤發展情況抱有樂觀態度,但打完半年市場后發現,大盤增長并未達到預期。當行業進貨量變多,自然會發生價格戰。預計年底行業庫存水平將差不多,下半年市場將更加理性,但整體增長數據將會是零增長或非常微小的增長。在這樣的判斷下,小米集團將今年手機銷量目標修正為1.75億部左右,側重產品結構的優化與ASP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