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資金持續上升。
8月18日,在主要指數陸續突破重要點位的關鍵日里,單日融資凈流入大增395.06億元,是前一交易日的5倍有余,創下今年以來的單日新高。
在“融資客”活躍資金的驅動下,兩融余額在當天突破2.1萬億元,時隔十年再度重返這一重要關口。
Wind數據顯示,8月18日,杠桿資金主要流向電子、計算機兩大板塊。這也是最近一周以來頗受“融資客”青睞的板塊。
有券商研究所在對營業部進行草根調研時了解到,上半年加倉使用杠桿的投資者較為理性,并非追逐短期暴利而盲目加杠桿。有多名券商分析師表示,站在兩融余額兩萬億節點上看,市場短期內升溫,但兩融運行狀態仍然健康。
融資凈流入單日新高
Wind數據顯示,8月18日融資凈流入達到395.06億元,創下今年以來的單日新高。記者注意到,該數據亦是去年“9·24行情”至今凈流入規模排名第四高的單日。就在8月18日當天,上證指數上漲0.85%,站穩3700點關口;創業板指大漲2.84%,站上2600點關口。
在此之前,8月11日至15日期間融資凈流入額分別為168.41億元、81.65億元、116.96億元、89.96億元、75.42億元。由此可見,單日近400億元的新增規模,顯示出融資客積極看好的情緒。
當天“融資客”加倉方向受到市場關注。Wind數據顯示,當天北方稀土迎來7.36億元的融資凈流入,中芯國際及中興通訊均獲得逾6億元的融資凈流入。指南針、招商銀行、新易盛的融資余額也各新增超4億元。
過去一周融資客持續“掃貨”,6個交易日已迎來近千億的融資凈流入(927.46億元),截至8月18日,兩融余額規模已經再度創下年內新高,突破2.1萬億,其中融資余額2.09萬億元。
在此期間,電子板塊迎來230.51億元的融資凈買入,排名第一;計算機板塊迎來81.91億元的融資凈買入;非銀板塊則新增74.46億元。在個股方面,東方財富及新易盛分別獲得26.20億元、20.05億元的融資凈流入;寒武紀、中芯國際、中信證券也受到“融資客”的青睞,各新增超過10億元。
華創證券非銀團隊表示,從流量看,7月1日至8月14日,融資凈買入額在歷史單季排名中位列第8位,其中7月凈買入額在歷史單月排名中位列第9,這反映出市場情緒在短期內升溫,活躍資金入場。
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表示,從歷史情況看,一旦市場趨勢反轉,以兩融為代表的中大戶資金往往會領先于散戶率先入場。截至8月15日,兩融個人新開戶數相較前一月新增6.09萬戶,月度新增戶數創4月中旬以來新高。
杠桿資金活躍但仍保持理性
在多名券商分析師看來,杠桿資金是驅動近期市場上行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盡管兩融余額已經站上2萬億關口,但風險整體可控,融資客加杠桿亦相對理性。
近日,券商中國記者獲悉,某券商研究所近日對營業部進行草根調研,了解杠桿資金等情況。被調研對象表示,兩融參與熱情確實有所提升,以其供職的營業部為例,8月15日相比8月1日的兩融余額增長約5%。
據其觀察,今年上半年加倉并使用杠桿的投資者,多數具備一定市場敏銳度和資金實力,他們對當前上證指數在3000多點的估值水平較為認可。當前兩融杠桿的提升,更多體現為中長期資金的布局行為,而非缺乏經驗的投資者為追逐短期暴利而盲目加杠桿的情況。
對于場外杠桿方面,上述被調研對象談到,目前仍較為少見。“我們也注意到近期有投資者開始主動咨詢場外期權產品,而此前這類咨詢較少。這表明,部分愿意加杠桿的投資者已開始蠢蠢欲動。”
中信建投研究所在一周前曾表示,A股兩融余額突破2萬億元,僅次于2015年6月;但從規模占比和成交額占比來看,當前水平僅相當于2015年峰值的一半,資金面整體較為活躍,運行狀態仍然健康。
銀河證券也有相似觀點,稱兩融余額占A股流通市值、兩融交易額占A股成交額指標均處于歷史中樞水平,遠低于2015年峰值。短期來看,流動性向好支撐下,預計市場維持在震蕩偏高中樞運行。其表示,8月份在政策空窗期和中報集中披露期,市場或將處于局部熱點輪動行情之中,建議投資者把握業績景氣度較強的配置機會。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