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沖高回落,上證指數在突破3700點后逐級調整,最終以小陰線報收,創業板指2500點也得而復失,科創50同樣也沒能站穩1100點。超4700只個股下跌,成交放大至2.31萬億元,創年內新高。
盤面上,體育、保險、電子身份證、電機制造等板塊漲幅居前,國防軍工、元器件、能源金屬、分散染料等板塊跌幅居前。
Wind實時監測數據顯示,計算機獲得逾77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非銀金融獲得逾54億元凈流入,有色金屬、建筑材料、食品飲料等也獲得超億元凈流入,輕工制造則連續10日獲得凈流入。國防軍工遭主力資金凈流出逾68億元,汽車、醫藥生物也凈流出逾40億元,電力設備、電子則凈流出超30億元。
展望后市,中金公司指出,樂觀情緒下本輪行情尚未結束,今年A股市場更像“增強版2013”。后市估值抬升、增量資金入市背景下不排除指數波動加大,但寬松流動性結合盈利修復及敘事扭轉,自去年“9·24”以來的本輪行情仍在延續過程中。配置上,建議關注景氣高且有業績驗證的AI/算力、創新藥、軍工、有色等板塊;業績彈性較高,受益于居民資金入市的券商、保險行業。
電機制造概念股午后放量逆市上揚,板塊指數由跌逾2%,直線拉至漲逾2%,振幅高達逾5%,創5個月來新高。臥龍電驅由跌轉漲并快速封死漲停,康平科技、祥明智能、鳴志電器等午后紛紛異動拉升。
電機作為高端裝備的“動力心臟”,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工業機器人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帶動下,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全球機電行業正在經歷深刻的結構性變革,2025年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5萬億美元,中國作為核心增長極,市場規模將突破50萬億元人民幣,占全球份額超40%。
電子身份證板塊指數盤中一度放量漲逾3%,創歷史新高。恒寶股份連續3日漲停,股價創10年新高,國投智能、吉大正元、京北方等也紛紛強勢漲停或漲超10%。
2025年7月起,“電子身份證”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廣,這標志著我國身份識別系統邁入了全新階段。國家信息安全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有超過3.7億用戶完成了電子身份證的激活,預計到2025年底,這一數字將突破8億。
工信部預測,到2026年,電子身份證將帶動超過2000億元的數字經濟增量,創造約15萬個新型就業崗位。從長遠來看,電子身份證將與數字人民幣、智慧城市等領域深度融合,構建更加完善的數字社會基礎設施。
中信證券認為,數字身份證是電子證照的個人應用領域之一,其核心是電子證照體系的建設,建議關注相關產業鏈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