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周一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增速高于全國工業和制造業2.6和2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和電氣機械行業增速分別為11.3%和12.2%,引領機械工業增長。
隨著“兩新”政策加力擴圍,國內市場需求改善,帶動機械工業產銷形勢整體好于上年。數據顯示,上半年,重點監測的122種主要產品中,84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占比68.9%,比上年同期提高7.4個百分點。
另外,數據顯示,上半年,機械工業完成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5976.0億美元,同比增長7.1%。其中進口額1316.6億美元,同比下降8.2%;出口額4659.4億美元,同比增長12.4%。實現貿易順差3342.8億美元,同比增長23.3%,占全國貨物貿易順差的57.1%。
展望后期機械工業走勢,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新聞發言人羅俊杰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表示,綜合判斷,下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將延續穩中向好的總體態勢,全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5.5%左右,對外貿易保持基本穩定。
羅俊杰還提到,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印發機械、汽車、電力裝備等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著力提升優質供給能力,優化行業發展環境,推動行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機械工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國防軍工建設和民生事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和戰略性行業,產業覆蓋面廣、產品種類多、產品結構復雜、產業鏈條長、大批量生產與小批量定制共存等特點突出。
7月18日舉行的工信部新聞發布會已預告的新一輪機械、汽車、電力裝備、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等十大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將持續落地,通過產能置換、技術標準升級、數字化轉型和綠色化改造,推動傳統行業“調結構、優供給、淘汰落后產能”。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印發《機械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數智技術在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等環節廣泛應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級及以上企業占比達50%;到2030年這一數字達60%,且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級智能工廠。
方案同時提出,開展智能裝備創新發展行動、智能制造擴面普及行動、智慧服務拓展提升行動、基礎支撐強化夯實行動等四個方面12項重點任務,并聚焦行業特點梳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供應鏈管理等典型場景,推進行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