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由證券時報社·全國創投協會聯盟主辦、深圳市衛光生命科學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深圳上市公司協會支持的“第十三屆創業投資大會暨全國創投協會聯盟走進光明科學城系列活動——并購主題座談會暨全國創投協會聯盟工作會”順利召開。
據統計,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A股重大資產重組共計196起,同比增幅達172%。證券時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江日輝在座談會上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的背景下,并購重組正日益成為推動產業升級、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力量,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邁向并購重組新時期
江日輝表示,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持續深化,一系列政策利好為并購重組市場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從新“國九條”的出臺,到“并購六條”等具體舉措的落地實施,政策層面展現出對并購重組的大力支持,不斷拓寬并購重組的邊界、簡化流程、提升效率,為企業通過并購實現跨越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
2024年9月24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即“并購六條”),提出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大產業整合支持力度、提高支付靈活性和審核效率等六方面的舉措。為落實“并購六條”,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修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等規則,同步公開征求意見。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委常委、副區長王芳成認為,不管是并購方把自身的第一曲線或第二曲線做得更好,還是被并購方融入到產業鏈或行業的龍頭之中,都是更好實現企業價值的途徑。
據廣發證券投行委委員、兼并收購部總經理楊常建統計,2024年全年共179家上市公司首次公告重大資產重組計劃,較2023年增長48%,其中有119家上市公司都是在“并購六條”發布后披露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計劃。其中,科技行業表現尤為亮眼,半導體、軍工、生物醫藥和傳媒行業平均并購金額較十年均值大幅提升。
招商局創科集團總經理助理沈奇也分享了其在并購領域的從業經歷和招商局集團并購案例:“2006年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就在香港做并購,那個時候并購組是整個投行組里面最不起眼的部門,交易時間長、創收比例低。而現在,‘并購六條’為并購市場舒展了很大的空間。”
“并購重組之所以備受關注,在于其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創造潛力:一方面,通過橫向并購,企業能夠整合優勢資源,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另一方面,縱向并購可以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實現深度整合,加速創新技術的轉化和應用;此外,并購還是企業培育第二增長曲線,向新質生產力領域邁進的重要途徑。”江日輝表示。
形成“產業并購”新共識
楊常建認為,并購市場正走在從“套利并購”向“產業并購”質變的路上。2024年,以橫向或垂直整合為目的的并購交易占比高達57.8%,近三年占比逐年提升。同期,借殼上市、多元化并購僅2單,創十年以來新低。上市公司的并購更多圍繞主業、實業需求進行,而非單純資本運作。
新希望集團草根知本基金合伙人范冠廷表示,新希望集團40年時間,構建了一條“從田間到嘴邊”的完整產業鏈。草根知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過10年時間,并購整合了食品產業鏈數十家企業,也有成功上市的案例,草根知本未來繼續聚焦于投資并購食品產業鏈的科技、品牌、供應鏈等領域。
遠致富海副總裁張權勛表示,在并購投資上應該加強前端的行業研究,“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找到合適且能夠互相融合的團隊。并購不是為了一時的市值上漲,而是要讓企業的可持續能力提升,對企業生態系統進行良性改變。
梧桐樹資本相關負責人表示,梧桐樹資本此前主要是做母基金,圍繞半導體、新材料和先進制造等領域做直接投資,在2023年進入了并購領域。核心邏輯是圍繞產業發展的需求去收購相關的價值資產,與團隊一起把資產管好,通過踐行產業和金融的結合,創造價值。
楊常建表示,并購市場在新時期應形成新共識,從“資本無序擴張”走向資產、資本有序循環,從“市值驅動、資本驅動”向“產業整合、資本協同”的主基調轉變。
在并購座談會結束后,還召開了證券時報·全國創投協會聯盟工作會議,并舉行“全國創投協會聯盟光明科學城基地”授牌儀式。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