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上,深交所4個交易席位被拍賣,起拍價均為29.55萬元。這些交易席位原屬一家信托公司,后被資產處置拍賣。
據了解,這是4個交易席位第9次被拍賣,此前8次拍賣均遭遇流拍。起拍價格也從最開始的60萬元一路調低。
“此前流拍并不意外,交易席位主要是券商來購買,現在很多券商都有幾百個交易席位,大券商不會為了節省這點錢來競拍,中小券商的交易席位往往也夠用。”一家頭部券商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4個交易席位被拍賣
這4個交易席位,分別是深交所031700號交易席位、247900號交易席位、298700號交易席位、238000號交易席位。起拍價為29.55萬元,7月12日上午10點開拍。
截至券商中國記者發稿時,暫無人報名,只有一兩百人在圍觀。
據悉,上述4個交易席位是四川金租公司所有的珠海中業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在深交所的交易席位。
該交易席位系由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09年9月14日作出民事裁定書,將珠海中業信托投資有限公司的交易席位作價抵償給四川金租公司,但未辦理過戶登記。
拍賣公告表示,該交易席位現仍在珠海中業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名下,因四川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不具備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所以在該交易席位被法院裁定作價抵償給四川金租公司后并未辦理過戶,而是通過財產保全方式鎖定權利。因此,競買人在競得該交易席位后,該交易席位將直接從珠海中業信托投資有限公司過戶至競買人名下。
拍賣公告稱,本次拍賣對競買人存在資格限制,競買人應當自行向深圳證券交易所咨詢了解是否具備受讓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席位的資格條件。若因競買人不具備受讓交易席位資格導致最終無法過戶的,由競買人自行承擔法律責任。
據深交所席位管理細則,交易所席位只能在會員間轉讓。會員轉讓席位,應當簽訂轉讓協議,并向深交所提出申請。深交所自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對申請進行審核,并做出是否同意的決定。目前,深交所有122家會員,主要是券商以及證金公司。按照上述要求,也就是只有券商及證金公司能夠有資格參與競拍。
《深圳證券交易所席位與交易單元管理細則》規定,席位代表了會員在交易所的權益,會員須擁有席位方可在交易所進行交易。會員應當至少取得一個席位,會員向交易所購買席位,應當提出申請,向交易所購買一個席位的費用為60萬元。
已經流拍8次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此次拍賣已經不是這4個交易席位的首次拍賣了。
事實上,這些席位已被拍賣8次,均遭遇流拍,起拍價一路走低。據了解,第1次拍賣,早在2020年8月24日,當時每個交易席位的起拍價60萬元。第2次是2020年10月2日,起拍價48萬元。第3次是2022年3月27日,起拍價38.4萬元。第4次是2024年5月15日,起拍價38.4萬元。
第5次是2024年6月8日,起拍價34.56萬元。第6次是2024年7月13日,起拍價31.1萬元。第7次拍賣是2024年10月6日,起拍價29.55萬元。第8次是2024年11月12日,起拍價29.55萬元。
從第7次拍賣,到現在的第9次拍賣,價格已經不再下降,均為29.55萬元。上述8次拍賣都是只有人圍觀,沒有人報名出價。
據悉,交易席位對券商而言并非稀缺資源,不少券商的交易席位都超過了100個,日常使用已經足夠。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泰證券在上交所擁有132個交易席位,529個交易單元;在深交所擁有32個交易席位,522個交易單元;股轉/北交所擁有17個交易單元。
截至2025年2月28日,麥高證券在上交所總計擁有77個交易席位,其中有19個為出租狀態;在深交所總計擁有22個交易席位,其中有14個為出租狀態;在股轉/北交所總計擁有3個交易席位。
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信證券取得上交所交易席位128個、深交所交易席位47個;中信證券(山東)取得上交所交易席位25個、深交所交易席位6個;中信證券華南取得上交所交易席位16個、深交所交易席位18個;金通證券取得上交所交易席位1個、深交所交易席位1個。
早在2004年1月,當時有媒體報道稱,“云南證券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7個席位在廣州交易廣場開拍。據業內人士稱,這是國內首次席位拍賣,而60萬元才能申請到的交易席位,起拍價只要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