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4年來首次失去全球最大債權國的地位,由德國取而代之。
根據日本財務省5月27日發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底,日本的凈外部資產總額達到533.05萬億日元(約合3.7萬億美元),首次超過500萬億日元,創下歷史新高,較上一年增長約13%。不過,受日元貶值等因素影響,德國以569.7萬億日元(約合3.8萬億美元)的凈外部資產總額超越日本。中國以516.3萬億日元(約合3.4萬億美元)繼續位居第三。
跌落神壇
凈外部資產反映了一國對外的債權狀況。自1991年以來,日本憑借長期貿易順差、大規模海外投資、高儲蓄率資金支持及政策推動,已連續33年位居全球最大債權國。
自20世紀60年代正式確立“貿易立國”戰略以來,日本汽車、電子、精密機械等高端制造業逐步崛起,憑借強勁競爭力席卷全球市場,持續創造貨物貿易順差。數據顯示,從1981年至2010年,日本維持了長達30年的貿易順差格局,為其后續的海外投資擴張奠定了堅實基礎。
20世紀80年代起,日本開啟了大規模資本輸出的歷程。在此期間,日本企業掀起海外并購與資產收購熱潮,巔峰時期,日本資本一度持有美國10%的房地產。雖然1985年《廣場協議》后日元大幅升值短暫壓制了海外資本擴張節奏,但日本很快將投資版圖從美國延伸至全球,至1990年底海外資產達到270萬億日元,首次躍居世界第一并持續領跑。
具體來看,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養老金投資基金,在日本海外資產積累進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數據顯示,從2001財年至2024年末的20余年里,GPIF總體收益達164.35萬億日元,其間年化收益率為4.4%。截至2024年年末,其資產管理規模已增至258.6萬億日元。
此外,日本長期較高的家庭儲蓄率積累了龐大金融資產,成為日本對外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通過“財務健全化”策略積累現金,豐田、三菱等巨頭海外資產布局廣泛;日元作為傳統避險貨幣的屬性,疊加日本外匯儲備(超1.2萬億美元)的支撐,共同推動其海外債權規模擴張。
2024年,日本GDP為609.29萬億日元(約合4.24萬美元),而海外凈資產價值為533.05萬億日元(約合3.7萬億美元),相當于GDP的87%。因此,有觀點稱日本在海外“再造了一個日本”。
而面對此次“走下神壇”,日本政府內部似乎并不焦慮。
據日經新聞報道,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在內閣會議后的記者會上表示,“‘對外凈資產’受經常收支、金融資產及負債價格波動等多重因素綜合影響。鑒于日本‘對外凈資產’持續穩步增長,我們認為不能僅因排名變化就斷定日本的經濟地位發生重大改變。”
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也表示,他對這一事態發展并未感到不安,“鑒于日本的凈外部資產一直在穩步增長,不應僅憑這一排名將其視為日本地位發生重大變化的標志”。
變局背后
外界認為,此次日本失去全球最大債權國地位,主因就是日元的貶值。去年,美元對日元的匯率上漲11.48%,歐元對日元的匯率上漲5%。這在以日元計算的統計中進一步放大了外國資產相對于日本的增幅。
對日本而言,日元走弱推動了其海外資產和負債規模的雙重增長,但資產增速更快,部分得益于海外商業投資的擴大。財務省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企業對海外直接投資保持旺盛需求,尤其集中在美國和英國市場,金融、保險和零售等行業吸引了日本投資者的大量資金。
瑞穗銀行首席市場經濟學家唐鐮大輔(Daisuke Karakama)對此表示了擔憂,日本越來越多地將資金分配給直接投資,而不是外國證券,這意味著快速匯回資金變得更加困難。他強調:“很容易想象國內投資者在風險出現時出售外國債券和證券,但他們不會如此輕易地從他們收購的海外公司撤資。”
德國的崛起也并非偶然。得益于其強勁的貿易表現,2024年,德國經常賬戶盈余達2487億歐元。相比之下,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日本同期經常賬戶盈余為29.4萬億日元(約合1800億歐元),僅為德國的72%左右。
以汽車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是推動2024年德國出口增長的核心動力。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在汽車和藥品出口帶動下,2024年德國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2.2%,達創紀錄的1613億歐元,德國對美貿易順差達到700億歐元左右。2024年,德國出口總額為1.55萬億歐元,貿易順差為2412億歐元。雖然與2023年相比,出口下降1.3%,但進口下降幅度更大,為3.0%,使得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
唐鐮大輔指出,德國能夠反超日本,主要因其龐大的貿易順差,反映出雙方在經濟結構上的根本差異。他指出,與其關注名次變動,更應留意對外資產組成的轉變:“日本的直接投資已占過半,這種結構在市場風險上升時,較難迅速將資金回流國內。”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日本維持巨額貿易順差和經常賬戶盈余,但歐元升值顯著放大了德國以本幣計價的資產價值。此次排名變化主要反映匯率市場的短期波動,而非實體經濟競爭力的根本性轉變。隨著日本企業持續擴大海外布局,其全球投資凈交易頭寸仍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展望未來,日本對外投資的軌跡可能取決于企業是否繼續擴大海外支出,尤其是在美國市場。隨著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生效,部分企業可能被激勵將生產或資產轉移至美國,以降低貿易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