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馬智行解禁期臨近,股價提前大跌
中國基金報記者邱德坤
北京時間5月23日晚間,小馬智行在美股一度跌超17%。截至當日晚間收盤,小馬智行股價報17.41美元/股,跌幅達15.44%,總市值為61.86億美元。
小馬智行是自動駕駛領域頭部公司,2024年11月27日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2025年5月26日,小馬智行Pre-IPO股東所持股份結束鎖定期。
多名投資人稱不急于減持
記者注意到,為了緩解市場對小馬智行Pre-IPO投資者減持的擔憂,小馬智行的兩位聯合創始人及多名Pre-IPO投資人,近期先后向外界傳遞了積極信號。
5月23日,戰略投資者豐田汽車、跨境資本鍇明投資、產業資本CPE源峰,以及多家國際知名美元基金等核心股東均表示,其所持小馬智行的股份在解禁后不急于減持。
5月14日,小馬智行宣布,公司董事會主席、聯合創始人、CEO彭軍,聯合創始人、CTO樓天城,已分別簽署了自愿延長股份鎖定期的協議。
根據協議,彭軍、樓天城所持小馬智行的全部股份及相關證券,自小馬智行IPO股份鎖定期到期日起繼續鎖定540天。二人延長鎖定期的股份,合計占小馬智行總股本的22.9%。
小馬智行方面介紹,540天的股份鎖定期,覆蓋公司的多個關鍵業務節點,體現了公司管理層深耕產業價值、與投資者共享長期發展成果的承諾。
目前,小馬智行的兩位聯合創始人和多名表態不急于減持的股東,合計持有小馬智行股份數量占總股本的七成以上。
小馬智行“增收不增利”
自動駕駛企業迎來規模收益關鍵階段?
小馬智行多名股東表示,此次不急于減持小馬智行股份,主要是從資本周期來看,現在是自動駕駛企業從研發投入轉向規模收益的關鍵階段。
“自動駕駛行業正在迎來政策與商業化的共振周期。”鍇明資本介紹,小馬智行在北上廣深構建的規模化運營能力,完成了超50萬個小時的全無人運營驗證,更是通過第七代車規級系統的量產落地計劃,形成將政策機遇轉化為商業價值的獨特優勢。
公開資料顯示,小馬智行成立于2016年,技術核心是“世界模型”和適用于不同車型及場景的“虛擬司機”,在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自動駕駛貨運服務(Robotruck)、技術授權與應用服務領域,為市場提供技術方案和產品服務。
目前,以小馬智行為代表的自動駕駛企業,大都處于“增收不增利”的階段。
2025年第一季度,小馬智行仍處于虧損狀態,但總營收同比增長12%至1.02億元,其中Robotaxi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200%至1230萬元。
“隨著Robotaxi運營場景和范圍的擴大,2025年Robotaxi行業會迎來量產元年。”彭軍表示,隨著第七代Robotaxi的自動駕駛系統成本下降,加上生產提速,公司2025年底的Robotaxi車隊規模將擴大到1000輛。
校對:紀元
編輯:艦長
審核:許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