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產業的加速發展,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的集體轉型,也孕育了一大批國產自動駕駛供應商。今年開年以來,智能駕駛板塊的熱度有增無減,多家車企明確了要推動智能駕駛在平價車型上的落地,而另外一部分車企,也在積極推動L3、L4級智能駕駛的落地,似乎都在為全自動駕駛的最終落地進行鋪墊。
在此背景下,監管部門對智能駕駛的嚴格分級以及宣傳規范,則為產業的發展走勢帶來了新的指引。
日前,證券時報專訪了天瞳威視聯合創始人王若瑜。王若瑜表示,市場對于自動駕駛產品的需求是明確而強烈的,行業內需要廣泛合作,以生態圈的形式,共同推動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
王若瑜也強調,在邁向全自動駕駛的過程中,智能駕駛需要有基本原則,即把安全放在首位,且要符合國家相關的指導意見和規范。
公開信息顯示,天瞳威視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集軟硬件技術能力于一身的人工智能公司,專注于提供汽車智能駕駛領域相關的核心技術解決方案。在軟件層面,天瞳威視的核心技術壁壘來自強大的算法能力及軟件系統工程化能力,可為汽車提供包括行車NOA、低速泊車、智能座艙、L4等級干線物流、智慧公交、Robotaxi等多種智能駕駛功能和產品。而在硬件層面,天瞳威視可基于自身對汽車電子架構、軟件系統、硬件平臺深度協同的研發經驗,為合作伙伴提供智駕領域相關的解決方案,包括基于地平線、英偉達、德州儀器、Sigmastar等多種國內外芯片平臺的ECU控制器、前視一體機和新一代DSSAD產品等。
天瞳威視在軟硬件技術方面建立的護城河為其取得了市場優勢。
王若瑜介紹稱,目前天瞳威視已合作的OEM和Tier1廠商數量超過20家,包括極氪、極星、比亞迪、VinFast、東風、采埃孚等,合作量產車型已有20余款。值得關注的是,與其他自動駕駛供應商的背景不同,天瞳威視的投資者包括大量行業知名的財務投資人以及產業投資人,其中北汽、上汽已經與天瞳威視產生了業務協同,采埃孚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更是與天瞳威視合力向極氪、極星、Vinfast等國內外車廠提供智駕服務。據悉,天瞳威視也是采埃孚成立至今在中國投資的唯一一家智駕行業相關企業。
王若瑜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產業投資人的支持,也更有利于公司的產品的深化服務。據悉,針對不同整車企業的需求,天瞳威視一方面會通過通用的軟硬件服務控制成本,另一方面也會最大化考慮個性化定位,充分滿足整車企業的差異化需求。
在海外市場的探索方面,天瞳威視也是國內少有的率先將目光聚焦在全球市場的自動駕駛供應商。據悉,天瞳威視在2018年就已啟動全球化業務布局,成為首批向海外輸出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中國企業。
2021年引入采埃孚戰略投資后,雙方在技術研發與供應鏈層面又產生了深度協作,采埃孚的全球資源網絡也加速了天瞳威視產品和服務在全球30余國家及地區的落地。
不同于行業常見的產業投資與業務協同脫節現象,天瞳威視與采埃孚通過“資本紐帶+技術共生”模式,為中國科技企業出海走出來一條差異化路徑。
此外,此外天瞳威視通過協同全球多地的合作伙伴為國內OEM新車型出海測試驗證提供完善的工程服務。包括在不同地區、不同道路、氣候、網絡等條件下對續航、充電兼容性、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各類功能進行適應性試驗,涉及歐洲、北美、拉美、東盟等地區20多個國家。
談及未來發展,王若瑜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未來公司將持續深耕智駕領域核心技術,以安全為準則,用創新驅動發展。同時,天瞳威視也將通過全面的產品能力和工程服務經驗,拓寬AI技術在出行領域的應用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