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資本市場又一重磅新規落地,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中國證監會最新并購重組政策,推動上市公司積極開展并購重組,實現高質量發展,近日,浙江轄區舉辦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專題培訓,邀請證監會上市司、滬深證券交易所等領導專家,圍繞并購重組政策、并購重組市場形勢、審核要點、典型案例和實務操作等內容進行系統講解;并組織轄區典型上市公司進行分組座談,積極推進并購重組政策在浙江落地。200多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高管代表以及地方政府金融工作相關負責人出席。
浙江證監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指出,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政策,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
此前在2024年9月,證監會發布“并購六條”,優化并購重組市場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業內認為,此次公布實施的新規,是為落實“并購六條”,在簡化審核程序、創新交易工具、提升監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配套規定。
業內人士分析,監管部門在鼓勵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組辦法作為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基本法”,優化后將在更大程度上提振市場各方信心、提升并購積極性,賦能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浙江作為經濟大省和資本市場大省,具有傳統產業多、發展面臨瓶頸、民營企業多、普遍規模偏小等特點,并購重組對浙江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尤為重要。”浙江證監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指出。
過去一年,浙江上市公司充分發揮并購重組功能,積極催生并購重組內生動力,主動作為,迎難而上,展現出上市公司結構更加優化、經濟底盤持續夯實、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的發展韌性。
截至2025年4月底,浙江轄區上市公司總數602家,占全國上市公司比重為11.11%,在全國各轄區中排名第二,其中,代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戰略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占據六成以上,覆蓋了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產業等重要領域。
2024年,浙江轄區非金融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萬億元,利潤總額2251億元;全年累計研發投入1253億元,平均研發強度3.06%,其中,科創板研發強度10.81%,比全社會高出8.13個百分點。
浙江證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新重組辦法的出臺,給浙江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浙江上市公司要加快行動,切實用足用好并購重組政策工具,實現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一是要把握機遇,主動作為,通過橫向整合、縱向延伸,提升產業鏈韌性,尋求第二增長曲線;二是要從自身實際出發,科學規劃并購重組方案,將新修訂的重組辦法紅利落到實處;三是要規范操作,嚴格遵守監管法律法規,依法合規實施并購重組,避免出現蹭熱點、盲目跟風、‘忽悠式’重組、‘三高’并購等違法違規行為。”浙江證監局相關負責人進一步指出。
下一步,浙江證監局將在上市司的指導下,加強和交易所溝通協作,做好并購重組的宣傳者、典型案例的助推者、不當行為的糾偏者和良好秩序的維護者,積極圍繞發揮并購重組市場功能這一主線,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原則,堅持服務與監管并重,積極構建轄區并購重組良好生態,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