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巨頭華夏基金股權變更迎來最新進展。
5月22日晚間,中國證監會網站顯示,核準卡塔爾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為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基金)持股5%以上股東,對卡塔爾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依法受讓華夏基金2380萬元人民幣出資(占注冊資本比例10%)無異議。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股權變更獲批復,意味著華夏基金迎來中東資本入局,卡塔爾投資局成為華夏基金第三大股東。這一交易凸顯了外資加倉布局中國的信心。
中國證監會表示,華夏基金及各股東應當按規定及時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等相關事宜,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維護公司及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卡塔爾投資局接手華夏基金10%股份
早在去年3月,華夏基金大股東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放棄華夏基金10%股權優先購買權的議案,同意天津海鵬科技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海鵬)以不低于4.9億美元的價格,轉讓其所持有華夏基金10%股權,轉讓金額不低于4.9億美元。以此估算,彼時華夏基金估值約為49億美元。
同年6月初,市場傳出卡塔爾投資局計劃收購華夏基金10%股權。隨后的6月21日,中國證監會網站掛出《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持股5%以上的股東申請反饋意見》。
本次股權變更前,華夏基金有3名股東。其中,中信證券持有華夏基金62.2%股權,是華夏基金的控股股東;邁凱希金融公司持有華夏基金27.8%股權,為第二大股東;天津海鵬持有剩下的10%股權,為第三大股東。天眼查顯示,天津海鵬的實控人為春華(天津)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華資本)。
而本次股權變更獲中國證監會批復,意味著卡塔爾投資局取代春華資本,正式成為華夏基金第三大股東。
華夏基金在管規模達2.46萬億元
資料顯示,卡塔爾投資局是卡塔爾政府于2005年成立的工作部門,是卡塔爾的主權財富基金,也是全球第九大主權財富基金,旨在通過多元化資產投資增加該國的經濟韌性。
華夏基金是于1998年成立的國內首批公募基金公司,是“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
中信證券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華夏基金2024年公募管理規模、機構及國際業務資產管理規模大幅增長,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實現增長。
截至2024年末,華夏基金本部管理資產規模為2.46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為1.79萬億元;機構及國際業務資產管理規模為6738.12億元。與2023年年末相比,華夏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大幅增長,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增長4730.75億元,機構及國際業務資產管理規模增長1678.92億元。
此外,截至2024年末,華夏基金總資產為202.34億元,凈資產為139.33億元,與2023年末相比均有所增長。2024年全年營業收入為80.31億元,凈利潤為21.58億元,較2023年全年分別增長9.61%、7.20%。
中信證券在年報中稱,華夏基金將持續完善產品布局,不斷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和資產配置能力,鞏固傳統業務優勢,引領創新業務發展;積極拓展海內外業務,推進機構業務規模穩健增長;加速推進公司數字一體化建設,做好關鍵業務人才團隊培養,保持行業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