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空全面發力 河南內外貿通路建設再上臺階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趙黎昀2025-05-22 06:52

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國際經貿形勢多變的當下,國內多地、多行業正多措并舉強化內外貿易建設。

作為中部地區的外貿龍頭,河南雖地處內陸,但近年來國際商貿物流通路快速搭建,近期更是在水、陸、空多端口頻頻傳出布局消息。

證券時報記者近日采訪獲悉,今年6月,鄭州國際陸港新址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計劃建成投用,該中心將具備中歐班列年發運“萬列千萬噸”的承載能力。

而不久前發布的《河南省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修編(2025—2035年)》(征求意見稿),提出目標到2030年初步形成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

基于便利交通優勢,近年來河南成功吸引以比亞迪、富士康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布局,并以此為牽引催生產業矩陣。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河南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16.76萬輛,已成功躋身全國第十位。

“鋼鐵駝隊”將迎新家

雖然周邊尚有部分倉庫在建,但距鄭州比亞迪工廠僅一公里外的鄭州國際陸港西作業區內,已是一派井然有序的運轉景象。

一輛輛載滿嶄新車輛的大貨車,頻繁穿梭于西作業區大門。而區內,大片密集停放的車輛旁,即是鄭州國際陸港的專用鐵路線。在這里,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從廠區門到貨艙門的無縫銜接。

“西作業區去年正式投入使用,總體定位為新能源汽車專用作業區,主要服務于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核心企業上下游零配件倉儲需求。”鄭州國際陸港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3年7月,位于鄭州經開區的鄭州國際陸港正式運行了首班中歐班列(鄭州)。十多年來,中歐班列(鄭州)已累計開行超過萬列,通達歐洲40個國家140多個城市。

為進一步打造世界級國際鐵路樞紐港、中歐班列運貿產創新發展示范區,2023年,鄭州國際陸港新址系列項目在航空港區陸續開工建設,核心項目除上述已投運的西作業區外,還包括專用鐵路和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東作業區)。

距離西作業區近五公里外,當前正在火熱建設中的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東作業區),正是“鋼鐵駝隊”的新家。

“東作業區將承擔中歐班列貨物集結、通關及班列開行等職能,是保障中歐班列‘萬列千萬噸’開行目標的核心工程。當前工程進度已總體完成約90%,按照省委、省政府指示要求,將在2025年6月份建成投用,具備貨物集結、班列開行功能。”上述鄭州國際陸港負責人表示,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東作業區)2024年開工建設5個子項目,目前國際倉儲分撥中心一期、國際郵件及電商分撥中心、口岸綜合大樓等項目已基本施工完畢,鐵路作業區和海關作業區項目計劃6月份施工完成,并具備投用條件。

在地理位置上,鄭州國際陸港新址鄰近鄭合高鐵、鄭渝高鐵,距鄭州航空港站僅6公里左右,距新鄭機場直線距離15公里左右,距京廣鐵路新鄭站約16公里。

而專用鐵路作為鄭州國際陸港唯一的鐵路通道,一期由鄭州國際陸港至京廣鐵路新鄭站,線路全長24公里,目前集裝箱班列已累計開行30多列,商品車200多列。二期規劃向東連接隴海鐵路,形成東聯隴海、西聯京廣兩條交通大動脈。

“項目整體建成后,將為我省打造集航空、鐵路、公路、水運于一體的立體物流網絡體系進一步賦能。”鄭州國際陸港負責人稱。

織密水陸空物聯網

“陸上絲綢之路”通道加速升級的同時,剛剛過去的4月份,“鄭州—布達佩斯”“鄭州—德比”等多條跨境電商全貨機航線相繼開通,進一步織密了河南的“空中絲綢之路”。

“除To B業務外,基于目前便捷的物流通道,公司很多To C小包也可通過航空渠道發往全球各地。”總部設在河南許昌的“假發之王”瑞貝卡,海外業務占了企業營收的七成以上。多年來,發制品也一直是河南重要的進出口單品之一。

瑞貝卡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隨著近年來公司跨境電商業務量的逐步提升,空運模式已成為企業物流運輸的重要通路之一。菜鳥、DHL、FedEx等物流公司,從企業取貨后發往鄭州航空港,再通達世界各地。而通過海運方式實現To C業務,目前也可從許昌把產品發往備貨的海外倉,當客戶訂購產品時,即可實現從鄰近海外倉快速直達。

在河南,當前空對空、空轉鐵、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體系快速成網,為產品出口運輸帶來更為多元化的選擇。

“公司目前一部分貨物走的是海鐵聯運。與傳統公路運輸相比,一個貨柜可以節約上千元的物流費。”洛陽北方易初摩托車有限公司外貿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盡管國際經貿形勢多變,但近年來公司外貿業務發展向好。

2024年該公司出口占了總銷量的80%左右,主要銷往非洲、亞洲以及歐洲地區,客戶遍布全球。今年一季度,公司出口量進一步提升,增長率達27%,其中非洲、亞洲及拉丁美洲,增幅均超過30%。

對于外向型企業而言,物流時效及費用是降本提質的考量重點。上述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目前多數情況下,企業都會選擇通過汽運、海鐵聯運模式到達港口,隨后由海運發往目的國。

河南已落地的“陸海聯動、海鐵直運”監管模式,可通過整合鐵路運輸與海運資源,在鄭州本地一次性完成全部海關通關手續,實現“上班列即上船”的全流程無感通關。物流環節高效運轉的同時,也幫助企業節省了大量物流成本。

“如果河南省內可支持內河航運體系,企業物流成本將再次降低。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引進更多的船公司在各個地區建立集裝箱集散地,儲備足夠、不同船公司的集裝箱,提升企業發運效率,從而提高出口量。”洛陽北方易初摩托車有限公司外貿負責人感言。

企業的訴求也正是河南物流體系目前發力的方向。作為不靠海、不臨江、不沿邊的內陸省份,河南在近年來對公路、鐵路網絡優勢再造的基礎上,進一步籌劃發力內河航運。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建成周口港中心作業區一期工程,加快沙潁河、淮河、唐河等13個港航項目進度。

而近日《河南省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修編(2025—2035年)》(征求意見稿)發布,正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規劃》提出,到2030年,該省航道通航里程將超2200公里,其中三級及以上航道達750公里以上,構建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

產業聚集效應增強

基于便利的交通貨運基礎,河南近年來已逐步成為產業龍頭競相布局的熱土。

繼早年鄭州富士康落戶引領區域電子信息配套產業加速聚集后,近年來比亞迪鄭州廠區的快速投產擴產,使得新能源產業成為地方經濟發展亮點。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河南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16.76萬輛,躋身全國第十位。

就在4月29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同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簽約,科大訊飛產業生態基地正式落地鄭州航空港。按照規劃,該項目將打造集科大訊飛智慧建筑業務總部、產業加速中心河南總部、訊飛人工智能河南產業賦能中心為一體的綜合型產業生態基地,這讓鄭州航空港在人工智能產業拓展集聚方面的想象空間被進一步打開。

“近年來河南著力打造航空港、鐵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四張王牌’,加快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已形成‘物流網絡—產業集群—人才集聚’的正向循環,成為區域經濟升級的核心引擎。”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認為,物流基礎設施的完善直接推動產業集聚效應,如鄭州航空港區依托航空物流優勢,形成電子信息(富士康、超聚變)、生物醫藥(中原醫學科學城)、新能源汽車(比亞迪)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周口港、信陽港等通過鐵水聯運吸引港口偏好型產業,如食品加工、裝備制造等。

同時,物流網絡的完善可以促進全省產業協同發展。如鄭州通過“四港聯動”帶動開封、許昌等地電子信息、智能終端產業發展,形成“研發在鄭州、制造在周邊”的產業鏈分工。洛陽依托國家物流樞紐發展智能裝備物流,南陽聚焦中醫藥冷鏈物流,商丘、安陽等地引聚陸港偏好型產業。

不過他也提及,河南多式聯運港口體系的建設,將重構內陸開放格局,其發展前景廣闊,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戰并需要進行轉型突破,包括多式聯運協同效率、內河航運瓶頸突破、應對區域競爭等方面。未來要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物流網絡,需要基于現有布局,順應河南物流發展的三大趨勢,即通道經濟向樞紐經濟升級的大趨勢,物流服務向供應鏈集成轉型的大趨勢,綠色智慧物流引領變革的大趨勢。

快遞物流行業專家趙小敏認為,樞紐是圍繞產業、人口、客戶變動的。物流產業處于中間環節,需要上下游載體。河南物流業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一定要在產業融合上進行更大范圍的拓展。一方面,產業會支撐物流布局的運行;另一方面,物流鏈條的打造也會對產業集聚形成虹吸效應。

趙小敏建言,當前我國正在發力打造全國統一大市場,河南發展物流也要避免單打獨斗,充分利用交通大動脈和陸鐵空的優勢,聯動周邊省份的優勢資源,避免更多交叉重復建設的環節,讓企業端感受到“一單到底”的便利,實現區域與區域間的無縫連接,促使中部地區合力前行。

責任編輯: 孫孝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另类精品国产一级欧美 | 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亚洲少妇毛多水多视频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