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創業投資協會周愷秉:杭州科創崛起離不開兩個“微小但重要”的變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1財經APP作者:周愷秉2025-05-20 08:30

過去幾十年,說起硅谷,人們總會提到它鼓勵冒險、寬容失敗、以人為本的創業文化。那么,光有這些就夠了嗎?

事實是,世界至今未能復制出第二個硅谷。也許我們的理解還有偏差,或者說,忽略了一些微小但重要的因素。

我在2020年曾提出一個創新公式:Innovations = F(Culture,System,VC,...)

創新是多個變量疊加形成的函數。第一是敢于冒險、寬容失敗的文化;第二是市場經濟的體制機制;第三是活躍推動創新創業的資本。當然,還有創業生態、營商環境、教育醫療等其他條件。

當杭州選定了這個公式,后面的發展就變成了“時間的函數”。

如今我們愈發相信,就像自然語言模型需要數以千億計的參數,僅靠九個、十個維度遠遠不夠。復用到城市的創新生態構建,這一過程與歷史、文化、制度、科技、人才和資本有關,也必然涉及一些看似微小但關鍵的變量。

杭州的獨特特質

“六小龍”的出現,表明杭州具備這些關鍵變量。我們今天的理解是,兩點因素至關重要:城市的包容度,以及由地理區位所造就的文化交融。

城市包容度不僅體現在政策上,也體現在社會肌理的方方面面。

以美國為例,在東部城市,初次相識時人們多關注教育和家庭背景;而在硅谷,強調的是“不問出身”的文化——英雄不問出處。

杭州也體現出這種特質。我們看到,第一代企業家如馬云、鐘睒睒、宗慶后、魯冠球、徐冠巨等多為本地人;而丁磊、李書福雖非杭州籍,但同樣來自浙江。如今“六小龍”的創始人中,四位來自省外,兩位為浙江籍,他們都選擇了杭州,并留在這里。

他們為什么愿意留下來?我認為核心在于,杭州沒有讓人產生“外來者”的疏離感。比如在市民層面,本地居民普遍愿意與新移民交往,很少以籍貫貼標簽,普通話也成為大家日常交流的第一語言。

多年來,我們持續倡導“創業失敗亦英雄,鼓勵再次創業”,讓創業者真切感受到社會與政府的支持與尊重。同時,引導和培育浙商群體轉向創業投資領域,尤其專注天使和早期階段,推動了“借貸文化”向“投資文化”的轉變。

杭州還有一份獨特的氣質,源自地理區位所形成的文化交融。它位于中國東南沿海與長三角腹地的交匯處,承南接北、貫通東西。往北,是江蘇、山東一脈延續下來的持重與穩健;往南,則是紹興、溫州一帶激蕩出的冒險與果敢。

這是一個科技創業的時代,需要既有冒險精神,也有科學理性。而杭州,正是南北文化的交匯之地,讓這兩種氣質在這里自然融合。這種融合,也深刻塑造了本地的創業文化與投資生態。

打造創新比較優勢

“硅谷”的誕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從全球經驗看,很多東西是無法照搬的。美國的128號公路曾是傳奇,日本、法國、德國也都嘗試建設科學城,但都未能復制硅谷。

我們回看那些活力十足的創新城市:美國有西雅圖、波士頓、紐約;中國有北京、上海、杭州。北京孕育了京東、小米、滴滴;上海崛起了拼多多、小紅書;杭州則是阿里和DeepSeek的發源地。

杭州之所以在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它獨有的包容度和文化交融。這為創新生態打下了良好的土壤,而資本生態和創業文化,則是這片土壤上必不可少的養分。

杭州在引導基金方面發力很早,從2008年就開始探索政府引導基金運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杭州創新資本生態的形成。總結過往經驗,我們看到政府支持區域內早期投資生態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相比北京匯聚了大量美元基金、深圳集結了國資巨頭、上海匯集了精品機構,杭州這20年來出現了一批天使投資人和市場化人民幣投資機構,如龔虹嘉、吳彬、李治國,以及普華資本、華睿投資、賽智伯樂、元璟資本等。

這些本地機構的創始人,很多是從民營企業家或科技企業高管轉型而來,具備產業理解力、技術判斷力與市場敏銳度。他們長期扎根早期階段,從幾千萬起步,到管理幾億、幾十億乃至數百億元的資本。

另一方面,近年紅杉、高瓴等頭部機構紛紛在杭州設立基金;深創投、達晨等也在此投資了大量項目。他們的很多投資處于成長期、成熟期項目,與本地早期機構形成了高效互補與良性互動。

優化創新資本生態

杭州創投生態的成熟,還得益于政府領導和相關單位負責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共識。

比如杭高投作為市引導基金的管理人,支持了一批本地創投機構“從0到1”的成長。這些創投機構成為了“六小龍”們的最早期發現者和重要支持者。這種耐心、長期主義的導向,讓市場看到了“有為政府”的實踐路徑。

作為經驗分享,我們會建議地方政府投資基金加大對本地“小而美”基金管理人的支持。這類基金多在1-2億元、最多不超過5億元,專注于種子輪、天使輪、A輪投資,對區域初創企業生態的價值不可小覷。

最后還要提一點。活躍的創業投資資本是杭州科技金融生態的一部分,后者已成為杭州初創企業成長的重要支持。

我國金融體系以傳統銀行間接融資模式為主,在這樣的背景下,杭州各大銀行在科技金融領域做出了大量積極探索。可以說,這里已經成為各大銀行科技金融業務的兵家必爭之地。我們認為杭州在科技金融領域的成功經驗,可以成為其他城市在支持科創企業發展方面的借鑒。

近年浙江省每年大約1000個投融資案例,其中一半都是杭州企業。今年浙江省獨角獸企業榜單的55家企業中,有44家坐落于杭州。這些都是杭州全方位、立體式、充滿生機的創業生態系統結出的碩果。這里已經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創新創業高地之一。

作為創業投資人,每一筆投資,既是對創新的押注,也是對未來的信心,更是對國運的信仰。期待大家以長期主義為筆,共同書寫中國創投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香蕉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这里有精品综合久久 | 先锋全部色资源在线免费网站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 亚洲一成A人片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