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豬王”天邦食品的重整取得了重要進展。
根據近期公告,該公司已經與廈門建發物產有限公司(下稱“建發物產”)、南寧漓源糧油飼料有限公司(下稱“南寧漓源”)簽署《重整投資協議》,同時法院也批準其預重整再次延長至2025年11月9日。
以上兩家公司均為產業投資者,具體業務涉及油脂油料、飼料原料和生豬養殖等領域,屬于天邦食品的上游和同行。
另據相關投資協議,在重整完成后,建發物產、南寧漓源將分別持有天邦食品2億股,低于公司實控人張邦輝的持股數量,所以也不會導致公司實控人變更。
需要指出的是,相較于上一輪豬周期進行重整的正邦科技、*ST傲農,天邦食品是主動申請重整,公司資產質地較好,債務問題也沒有特別嚴重。
僅以養殖企業的重要評價指標為例,2025年一季度,天邦食品生豬育肥完全成本13.62元/公斤,如果剔除空欄費,其完全成本可以低至13.14元/公斤,公司還是少數幾家出欄量達到過700萬頭的大型養殖企業。
放在A股行業內部,天邦食品的成本、出欄量雖然無法與牧原股份等行業龍頭相比,但是占據一個二線主力的名額問題不大,這可能也是能夠吸引到上述投資人的原因。
重整投資人實力雄厚
2024年1月,國內生豬價格跌破14元/公斤,彼時天邦食品曾經通過一份董事會決議,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1.6億元用于暫時補充流動資金。
同年3月,天邦食品以“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主動向法院申請重整,這也是公司與其他同業公司重整案例較大的不同,比如正邦科技此前是因為資不抵債被債權人申請的破產重整,*ST傲農則是控股股東層面被債權人申請重整。
另據歷史公告,2024年10月報名參與天邦食品重組的意向投資人共有7家,其中5家為產業投資人,2家為財務投資人。
直到近期簽署重整投資協議,以上投資人全部曝光。其中,建發物產、南寧漓源作為產業投資人,而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北京雙納特資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則是財務投資人。
本次重整中,產業投資人將以1.85元/股的價格(不得低于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3.22元/股的50%),投入3.7億元資金分別獲取天邦食品所轉增的2億股股份。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天邦食品實控人張邦輝持有公司3.32億股左右,加之建發物產明確與南寧漓源不存在關聯關系,所以此次重整并不涉及實控人變更,而更像是引入了兩家實力雄厚的戰略投資者。
建發物產隸屬廈門建發集團,后者為國內大宗商品供應鏈行業龍頭之一,建發物產則是專注于農產品領域,具體業務涉及油脂油料、飼料原料、食品原料、農用物資等多個領域。
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建發物產營業額超1000億元,年經營總量近3500萬噸,玉米、高粱、大麥、葵花籽粕等多個產品進口量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前三位。
南寧漓源的知名度雖然不如廈門建發,但是其股東實力同樣不可小覷。
該公司為桂林力源集團子公司,后者則是一家糧油食品、飼料加工、畜禽養殖、生物科技的大型農牧企業。2024年,力源集團營業收入為460億元,凈利潤超過9.1億元,當期公司飼料銷售總量達到737萬噸。
不難看出,建發物產業務側重飼料原料貿易,南寧漓源及其股東則勝在飼料加工環節,兩家重整投資人也均是天邦食品的上游。
這意味著,上述產業投資人為上市公司帶來資金的同時,還可能會有更多的資源支持。
“天邦食品在本次重整后將大幅度減輕債務壓力、獲得充足的重整資金,為未來的發展形成堅實的基礎……產業投資人,將積極利用自身及體系內各產業板塊經營優勢,為天邦食品未來經營發展提供供應鏈授信等支持。”天邦食品指出。
此外,建發物產、南寧漓源還作出承諾,在根據重整計劃取得公司股份之日起三十六個月內不轉讓,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直接和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
天邦食品“質地不差”
事實上,除了前期暴露出的債務問題以外,天邦食品的整體公司質地并不算差。
受到上一輪周期的擴產影響,該公司2023年生豬出欄量曾經一度達到712萬頭,僅次于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和新希望等一線養殖企業。
即便2024年啟動重整期間,天邦食品的生豬出欄數據有所下降,但亦保持在600萬頭左右的水平。同時,天邦食品受益于自身養殖效率提升等方面帶動,公司整體成本水平也具備一定競爭優勢。
“2024年至今,公司養殖關鍵指標持續優化。育肥成活率從2023年88.7%提升至2024年91.3%,2025年一季度為92.72%。”天邦食品近期召開的業績說明會指出。
以今年一季度為例,天邦食品生豬育肥完全成本13.62元/公斤,相較2024年第四季度環比下降0.31元/公斤。
以上養殖成本僅僅略高于規模更大的一線龍頭,比如新希望一季度養殖成本為13.34元/公斤,溫氏股份則是介于12.6~12.8元/公斤。
如若后續產能利用率能夠提升,天邦食品的養殖成本仍然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
“產能滿負荷率偏低仍是制約公司降本力度的重要因素。2025年一季度,公司母豬場滿負荷率46%,育肥場滿負荷率43%。”天邦食品指出。
在上述13.62元/公斤的完全成本中,還包括了豬場空欄導致的0.49元/公斤折舊攤銷費用,剔除這部分因素影響,公司一季度育肥全成本可以降至13.14元/公斤,同時計劃到2025年底將成本進一步降至12.8元/公斤。
實際上,自2021年豬價下跌、養殖環節利潤被嚴重擠壓以來,成本便逐步成為評價養殖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因為,只有更低的成本才能為養殖企業帶來更高的利潤率,以及未來豬價下跌時更高的經營安全邊際。比如今年4月下旬,國內生豬價格再次跌破15元/公斤,多家養殖企業銷售均價跌至14.6元~14.9元/公斤,天邦食品亦降至14.81元/公斤。
對比公司養殖成本來看,在不考慮公司其他費用支出的條件下,天邦食品生豬養殖業務繼續保持盈利的難度不大。
此外,生豬養殖行業的供需基本面,相較于2024年下半年也有一定好轉。
2024年5月,受到豬價反彈的影響,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有所反復,這使得多家養殖企業去年四季度出欄量大增,加劇豬價下跌。
今年,多家養殖企業則出現了出欄量峰值回落的情況,加上供給端重新步入去產能的影響,后續供給端對豬價的壓制作用會明顯減弱,這也對豬價反彈構成利好。
綜合考慮天邦食品的公司質地、行業所處的周期位置,建發物產、南寧漓源參與重整的投資風險也相對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