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質生產力 謀求中國經濟新突破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任壽根2024-03-29 06:42

任壽根(經濟學教授、西方經濟學方向博士生導師)

新質生產力是推動一國經濟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標志為全要素生產率的大幅提升,反映的是顛覆性技術、前沿性技術在生產活動中的廣泛運用,從而帶來一國生產效率質的提升。新質生產力注重底層技術的創新及其高效運用。一國經濟發展的水平與生產鏈條的長度正相關。生產鏈條的長度也稱為生產的迂回度。一國生產的迂回度越高,則該國全要素生產率就越高。此外,迂回生產鏈條上各環節產品種數越多越好,如此可增加生產的多樣性。生產的多樣性可避免一國經濟過度依賴少數產業,進而避免經濟的過度波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增加一國生產的迂回度以及迂回生產鏈條上各環節的產品多樣性。

新質生產力具有獨特的歷史屬性,具有跳躍式進步的特點。人類社會幾千年的發展都離不開不同時期新質生產力發揮的主導作用。沒有新質生產力的持續性,就沒有人類社會發展的持續性。縱觀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不難發現一個重要的現象,只要一國在關鍵產業進行重大創新,只要在支柱性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該國的經濟就會強盛。

當今時代,國與國新質生產力競爭的核心領域之一在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發展的一個核心為光刻機。沒有高端光刻機,人工智能就很難“高端化”。荷蘭有一家企業家喻戶曉,這家企業的名字為“ASML”,它生產的光刻機世界領先。可是,令荷蘭人值得驕傲的不光只有“ASML”,還有它曾經的輝煌,即在17世紀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荷蘭成為17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關鍵要素是技術進步,即依靠了那個時代的新質生產力。

一個領域的一項發明有時能帶來一個產業、一國經濟的繁榮。人類社會只有持續推動技術進步、持續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的飛躍,才能不斷發展。有時候很小的一個發明能改變一個產業的格局,進而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尤其是在主導產業領域更是如此。技術發明、發展新質生產力在任何時代都是極為重要的。從歷史經驗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與專業化水平密切相關。美國經濟學家羅森將生產函數區分為事前生產函數和事后生產函數。事前生產函數是指選定專業化水平之前的生產函數,事后生產函數是指選定專業化水平之后的生產函數。分工以及專業化往往能導致創新甚至是重大發明。

14世紀的荷蘭曾發生因專業化導致一項技術進步,從而推動一個產業繁榮進而促進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事情。14世紀荷蘭人開始大量捕撈鯡魚,捕撈鯡魚是當時荷蘭的主導產業,是荷蘭人的重要生計,當時荷蘭整個國家有20%的人口從事捕漁業,每年捕撈鯡魚可超過1000萬公斤,由此推動了兩項技術進步,一項是保存鯡魚的技術,另一項是造船技術。捕魚業通常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如何保鮮。如果沒有合適的保鮮技術,捕上來的魚容易腐爛,就無法交易。后來荷蘭人發明了鯡魚的腌制技術,延長了鯡魚的保留時間,這在當時的捕魚業領域是一次重要的技術進步,但腌魚需要將魚的內臟清除干凈,而如何迅速清除魚的內臟涉及到技術問題。如果能迅速將內臟清除干凈,則腌制魚的效率會大大提高。1358年荷蘭的捕魚業發生了一項在現代人看來再普通不過的“小發明”,而在當時卻是代表一次重大技術進步,代表當時的新質生產力。威廉姆·伯克爾斯宗是當時荷蘭北部一個漁村中的小漁民,和其他近五分之一的荷蘭人一樣,他也靠捕獲鯡魚為生,沒有了鯡魚就意味著他無法養活自己的妻子和兒女。與當時其他的荷蘭捕魚人相似,他也十分頭疼鯡魚的腐爛問題。不同的是,他開始想辦法著手解決這一問題。伯克爾斯宗經過反復琢磨和嘗試,終于發明了一種一刀即可清除鯡魚內臟的“小刀”,這種“生產方法”、這種新質生產力大大提高了腌魚的效率。伯克爾斯宗的這把“小刀”,提高了荷蘭人捕撈鯡魚的獨占性,將人人都可染指的一種自然資源,轉化為了荷蘭的壟斷性資源。

從小小的鯡魚開始,荷蘭人踏上了全球性海上貿易的征途,與東北歐、英格蘭、南歐和非洲等地積極開展貿易,由捕魚的傳統衍生出了海上貿易的傳統。到15世紀,荷蘭的捕魚業發展更為迅速,鯡魚成為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金礦”,荷蘭人通過大量出口鯡魚獲得不菲的收入,用“建在鯡魚骨上的城市”形容當時的阿姆斯特丹絲毫不夸張。而為了捕魚,需要造船,于是在15世紀,荷蘭人造了很多船,荷蘭的造船業興盛起來。到17世紀,阿姆斯特丹的造船業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即造船廠、蠟燭制造廠、繩索和船帆制造商、批發商等。現在,在荷蘭鹿特丹的市中心,依然矗立著威廉姆·伯克爾斯宗手拿小刀和鯡魚的雕像。這意味著,幾百年過去了,荷蘭人沒有忘記這位發明“小刀”的普通漁民,沒有忘記這位為荷蘭稱霸世界100年立下汗馬功勞的荷蘭漁民。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索洛指出,技術進步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在資本、勞動力和技術三種生產要素中,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近90%。一國要實現長期穩定增長,要對沖經濟發展中的邊際遞減規律,需要持續推動技術進步。熊彼特提到的創新過程是指建立新的生產函數的過程。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建立更多的新的生產函數。

在新時代,中國要堅定地依靠創新、依靠技術進步、依靠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性技術的廣泛運用,在主導產業發揮新質生產力的作用,持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具體而言,應重點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遵循國與國之間競爭的焦點在新質生產力的客觀規律,超常規地鼓勵創新,尤其是關鍵領域的重大創新。

其二,毫不猶豫地優化產業結構。應把握第四次技術革命的重大歷史性機遇,全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加速推進產業結構高級化,超常規地發展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為核心、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其三,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有超前戰略。當前正爆發第四次科技革命,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把握這次科技革命中的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性技術。

其四,進一步完善專利制度。鼓勵創新,需要完善專利制度,保障創新者的收益。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責任編輯: 孫孝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性网站 | 亚洲精品尤物在线观看 | 日本道免费综合中文字幕 | 新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 | 日本一二三区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