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進博|御風未來創始人兼CEO謝陵:空中出行屬于每一個人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秦銘蔚2025-11-08 16:34

當“打飛的”在未來成為生活常態,低空出行的具體場景會是怎樣的?

“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們今年將展臺搭建成了低空出行起降點。”11月7日,御風未來創始人兼CEO謝陵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舉辦。連續三年亮相進博會的低空出行新勢力——御風未來今年不僅展出了全新升級后的“空中出租車”M1載人飛行器,還突破性地在現場實景搭建了“未來城市低空出行起降點”,全景模擬了城市空中交通(UAM)運營場景。

御風未來展臺人頭攢動,觀眾排隊體驗“低空出行起降點”。秦銘蔚/攝

“打飛的”出行是怎樣的?

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起降點是指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起降的專用場所,其不僅是未來城市空中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

記者實地體驗注意到,在御風未來打造的“國際會展中心起降點”,參觀者可在“自動售票機”查看航線價格并模擬預訂航班與座位,直觀體驗“掃碼打飛的”、一鍵訂行程的智慧出行方式。同時,起降點還設有安檢出入口、航班信息屏、候機休閑區、停機坪、低空經濟示范區沙盤等多個區域。觀眾不僅能近距離了解起降點的運行機制,還能親眼看到未來空中交通的城市網絡布局。

模擬航線預訂界面顯示,觀眾可選擇從國家會展中心飛往陸家嘴、浦東國際機場、蘇州金雞湖、無錫黿頭渚、杭州西湖、浙江義烏等地的多條航線。班次密集、票價親民,5分鐘即可等到一輛“空中出租車”,市內航線50元起,跨城航線100元—300元,十分鐘到城區、半小時抵無錫、不到一小時可達杭州。

一位現場工作人員介紹,M1早期乘坐成本預計略高于出租車,未來規模化運營后價格將進一步下降,最終實現“空中出租車”的普惠價值。

“整套流程快捷高效,價格跟一張高鐵票差不多。這樣的低空出行能夠成為日常的話,將是我們打工人的福音。”一位觀眾在現場體驗后對記者感慨道。

角逐適航認證

當然,在御風未來起降點展臺,最吸引人眼球的仍是停泊在展臺中心的載人飛行器。作為低空經濟整機制造的代表性企業之一,御風未來致力于打造高安全性、高效經濟、綠色智能的eVTOL,本屆進博會,其攜自主研發的全新升級版2噸級M1載人飛行器亮相。

據介紹,M1采用復合翼構型與純電能源驅動,翼展達15米,機身長度10米,搭載了4個前拉旋翼和16個垂起旋翼,起飛重量達2.5噸,能載5人,可實現智能化全自主飛行,單次充電續航 250公里,巡航速度達200公里/小時。

御風未來載人飛行器 秦銘蔚/攝

而近期下線的新一代M1載人飛行器通過航空級高安全冗余架構與車規級環境感知、智能交互技術的深度融合,在低空防撞、乘坐體驗、智能交互等方面實現全方位升級。

“我們的核心設計理念還是‘以安全為本、以人為中心、以體驗為先’。在設計上,通過充分的動力冗余,采用全球最多螺旋槳的復合構型,以及在電池與核心系統飛控上的多重冗余配置來保障機型的安全。”謝陵在介紹新一代M1載人飛行器亮點時表示,該機型的另一大亮點在于全國產化路徑,如公司依托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打造電動力系統,并自主研發核心飛控系統。在他看來,這些核心技術為公司未來實現自主可控,以及把控量產成本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過,需注意的是,盡管低空賽道持續火熱,但產業實質性進展還有賴于適航認證,各大廠商正“咬緊牙關”角逐2027年這個時間節點。

談及適航認證與商業化交付時,謝陵表示,新一代M1已進入試航階段,依照國家發改委提倡的“先貨后人”的認證路徑,其預計明年完成貨運版的試航取證工作,并將爭取同年獲得民航局載人版的市場審定。

“貨運不載人版本預計明年開始商業化交付,但載人版本可能還要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謝陵透露道。

進博會成中國企業出海“超車道”

作為一年一度的全球經貿盛會,進博會匯聚了全球頂尖資源與前瞻視野,為中國企業鋪設了一條通向世界的“超車道”。

記者獲悉,在本屆進博會現場,御風未來達成了多項重要合作,M1型號系列飛行器共獲得來自國內外客戶的200架意向訂單,總金額超20億元人民幣。其中國際市場方面,沙特低空出行與無人機服務商Aerial Solutions與其簽署100架M1B載貨飛行器意向采購協議,未來將聚焦中東低空貨運、海上能源運輸等關鍵應用場景的落地。

“我們自2022年起積極開拓中東市場,與當地合作伙伴建立了緊密關系,成功交付大量產品。”謝陵介紹,中東在基礎設施、公共交通方面沒有國內那么完善,對于低空飛行器的貨運需求較高。

“中東是我們最早開拓、最扎實的市場,接下來將重點突破東南亞和拉美,希望復制中東的合作模式。”謝陵說道。

在謝陵看來,進博會是展示新技術、新合作、新體驗的重要創新平臺,作為連接政府、國際企業與行業專家的平臺,為企業提供了難得的展示與對接機會,“這是一個向全球核心決策者展示公司產品的寶貴窗口”。

展望未來,謝陵預計,低空飛行的“GPT時刻”或在2028年前后,“到時候,載人版eVTOL有望實現規模化商業落地”。

在他看來,低空經濟符合“硬科技、電動化、智能化、無人化”的大趨勢,“航空裝備作為高度管制、高安全敏感的領域,電動化和智能化將帶來更低的運營成本和更高的安全水平,這是必然方向。但產業發展的核心仍是要向政府、民航局以及社會公眾證明其安全性”。

“我們歡迎更多國內外企業一起參與到全球低空經濟建設中,與世界共享中國低空行業發展紅利,早日實現人人可享有的空中出行。”謝陵說道。

記者 秦銘蔚

文字編輯 馬云飛

版面編輯 孫霄

責任編輯: 楊國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青青青在线视频自拍 | 一级a爱做片观看免费国产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欧美成αⅴ人 | 中文亚洲AV片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