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嚴翠
2025-11-07 15:22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全鏈條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完善研發服務平臺體系。對投資新建的CRO(合同研發組織)平臺給予不超過固定資產投資額20%、最高1000萬元資金支持。對為無關聯單位提供醫藥研發相關技術服務(含人工智能+制藥)的機構,年度服務合同金額超過300萬元的,按年度服務合同金額的3%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中泰證券認為,業績真空期,持續看好創新藥。伴隨三季報披露完畢,市場進入較長的業績真空期,四季度業績有一定關注度但是相對較弱,市場更為關注2026年一季度的情況,以奠定2026年全年的經營情況與行情。建議:1)把握創新藥調整后的機會,創新藥經歷了階段的調整,短期收益得到一定兌現,預期有所回落,股價位置更為合理;而產業邏輯和基本面仍在積極推進。2)布局2026年的經營改善,2025年市場期待的困境反轉或經營改善有一定程度的體現,比如今年的CRO/CDMO、生命科學上游等創新產業鏈,伴隨自身出清、需求回暖等迎來持續改善。
興業證券認為,近期創新藥板塊情緒回落,隨著BD持續落地,當前板塊景氣度可持續,“創新+國際化”創新藥產業趨勢不變,短期調整后創新藥板塊彈性進一步提升。同時,可繼續重點關注基本面已開始改善的創新藥產業鏈,當前在投融資數據、訂單和業績層面均看到向好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