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瑞戎履新上交所副理事長后,首次公開發聲!
9月16日,上交所副理事長霍瑞戎在“2025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論壇暨上市公司論壇”上透露,上交所已與多家商業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企業開展預溝通,推動第五套標準擴圍至相關行業領域。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目前已有475萬戶投資者開通科創成長層交易權限。
霍瑞戎表示,上交所持續推進“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等政策落地見效,今年6月以來進一步圍繞科創板“1+6”改革政策,全面加強政策宣貫,積極推動典型案例落地,系統性引導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科創板“1+6”改革政策發布以來,科創板新增受理15家企業IPO申請,其中4家系未盈利企業;在適用第五套標準方面,1家企業獲受理,2家前期已申報企業獲注冊生效;政策發布至今已有3家未盈利企業注冊生效,為首批新注冊科創成長層企業上市奠定了基礎。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啟動試水,新受理企業泰諾麥博披露了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相關信息。預先審閱有序推進,已與多家意向企業開展預溝通,積極推動首家項目提請預先審閱。
霍瑞戎表示,上交所還統籌推進制度、技術、投資端建設等相關工作。制度技術依次就緒,目前各項配套制度規則已全部發布實施,存量32家未盈利企業已于規則發布當日納入科創成長層,技術系統改造正加快推進,將如期上線。全面加強投保服務,政策發布后,會員單位有序組織投資者簽署參與科創成長層交易的風險揭示書,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目前已有475萬戶投資者開通科創成長層交易權限。市場活水持續涌入,政策發布后,上交所推動科創創新藥ETF等13只ETF上市,截至9月11日,科創板ETF共97只,規模合計約2800億元,科創板目前已成為A股指數化投資比例最高的板塊。
隨著一系列制度改革陸續落地,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環境不斷優化。霍瑞戎介紹,依托科創板,上交所逐步培育起一批具有“硬科技”底色的產業體系,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初具規模,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加速布局。今年上半年,滬市實體企業研發投入達4326億元,再創新高,其中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841億元,是凈利潤的2.8倍,持續領跑A股各板塊。
同時,滬市傳統行業公司積極探索運用新技術轉型升級,上半年,滬市鋼鐵、機械等行業以技術創新突破“內卷式”困局,向高附加值領域躍升,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35%和21%,轉型成效顯著。
霍瑞戎透露,接下來,上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領導下,以深化投融資綜合改革為牽引,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不斷增強市場吸引力和包容性,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