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服務貿易的數字脈搏(服貿會手記)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郭博昊2025-09-12 22:30

站在首鋼園微涼的晨光里,轉頭便撞進服貿會展館的數字熱浪——幾日穿梭在展臺間,最直觀的感受是,數字化早已不是服務貿易的“加分項”,而是讓服務“跨山越海”的“通行證”。

在中國電信展臺,工程師輕點屏幕,息壤算力調度引擎5分鐘就調動起全國GPU資源,搭載的科研應用讓高端科研服務從實驗室“專享”邁向云端“共享”。這讓我想到,數字化打破的是“資源邊界”,不再是“誰擁有誰專享”,而是“誰需要誰能用”。

跨境金融展區的細節最戳人。銀行帶來的智慧報關授信系統,把數據變成了小微企業的“信用憑證”。現場聽一位外貿老板說,以前中小企業缺抵押資產貸款難,現在憑報關單就能快速融資。數字化正悄悄打破“服務門檻”,讓中小微企業也能搭上跨境貿易的快車。

轉到文化教育區,這種“破界”更有溫度。首都版權展區的紅釉玉壺春瓶,三維建模讓觀眾既能感受實體紋路,又能查數字歷史;“京娃”虛擬智能體給孩子定制運動處方,像把“AI教練”送進每個家庭。這哪是技術展示?分明是數字在打破“時空邊界”,讓文化傳承不困于博物館,讓教育服務不離家也能精準。

上海一家企業的AI供應鏈平臺更顯“硬核”,實時風險預警配合“寄售維修型保稅倉”模式,讓跨國企業設備停機損失降到最低。把工業服務的復雜流程拆成標準化模塊,讓重資產的供應鏈都能靠數字拓寬“服務半徑”,幫中國企業更穩地走向世界。

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近3.9萬億元、同比增長8%,亮眼的數據正是服務貿易數字化轉型的最佳注腳。數字化拓寬的不只是貿易邊界,更是服務貿易的“價值維度”,它讓服務從“看得見的買賣”,變成了“無邊界的賦能”。

責任編輯: 劉少敘
校對: 彭其華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本韩国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新 | 亚洲一区二区天堂 | 在线播放人成午夜免费视频 | 精品国产门事件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