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巨頭甲骨文本周股價大漲令投資者對人工智能(AI)交易的樂觀情緒重燃,甲骨文斬獲多份巨額合同向投資者證明了AI驅動的云計算需求依然高漲,緩解了AI概念股估值過高的擔憂。
由于蘋果和特斯拉股價下跌,傳統的“美股科技七巨頭”今年整體錄得下跌。而截至周三,美股市值前八大的AI概念股已占據標普500指數權重的30%,并貢獻了該指數今年漲幅的約一半。同樣得益于這種AI交易情緒重燃,中國AI硬件股也重拾動能,繼續被看好。
AI交易熱情重燃
甲骨文(ORCL.N)周三股價一度上漲36%,使其市值達到9220億美元,向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進軍,周四收跌6.23%,但分析師普遍預計其股價調整后仍將上漲。
Stock Trader Network的首席策略師迪克(Dennis Dick)表示:“在創紀錄飆升后,買家略微疲憊,但逢低買入的投資者會重新出現。甲骨文的前瞻指引是如此令人難以置信,很難想象圍繞于此的交易故事已經結束。”根據倫敦證交所(LSEG)的數據,分析師對該股的目標價中位數為342美元,較目前股價仍有約10%的上漲空間。甲骨文的股價今年已幾乎翻番,使其成為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擊敗 “美股七巨頭”的漲幅。
市場人士表示,甲骨文、博通、Palantir和其他AI相關企業今年的漲幅說明盡管投資者偶爾會因估值過高、交易過熱而擔憂,導致AI概念股出現回調,但AI仍逐漸主導美股市場。
投資機構Chase Investment Counsel的總裁圖茲(Peter Tuz)表示:“當投資者有點開始擔心AI及其相關基礎設施的增長放緩時,甲骨文公布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震驚的數字,重新點燃了整個AI行業的火焰。這表明AI交易整體將再次占據美股主導地位。”
Horizon Investment Services的首席執行官(CEO)卡爾森(Chuck Carlson)表示:“我對甲骨文的飆升幅度感到非常驚訝,這表明AI行業還有很多生命力,很多資金仍然愿意流入AI概念股。”
甲骨文現在已躋身華爾街八大市值最高的AI企業之一。該名單中的其他企業包括AI芯片巨頭英偉達、微軟、Alphabet、博通、Meta Platforms、亞馬遜、Palantir Technologies和甲骨文。英偉達今年已取代微軟和蘋果,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企業。自8月27日給出令市場不滿的銷售預測以來,英偉達股價下跌了約2%,但截至周四收盤,其市值仍達約4.3萬億美元。
根據倫交所數據,上述八家企業股票目前已占標普500指數權重的近30%。AI概念股也是近幾個月來該指數漲幅的最大貢獻者,總計約占該指數今年迄今11%漲幅的一半。除甲骨文股價將近翻番外,Palantir股價年內也已飆升120%,博通股價上漲近60%。過去五個交易日,華爾街交易量最大的10家企業中有9家與AI相關。其中,英偉達以平均每天290億美元的交易量位居榜首。
還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此前一波AI熱潮,近期的AI投資重燃還蔓延到科技相關領域外,提振了公用事業和電力設備企業的股價,因為這些公司需要滿足激增的能源需求來推動AI技術發展。工業公司GE Vernova(GEV.N)和公用事業部門成員Constellation Energy(CEG.O)、Vistra(VST.N)和Vistra在過去一年中在AI熱潮的推動下也錄得大幅上漲。
中國AI硬件股重拾動能
不僅美股受到AI投資熱情重燃的提振,中國AI硬件股也重拾動能。周四,半導體類股的強勁普漲扭轉了上證綜指早盤的跌勢,推動該指數最終收高1.65%。創業板指數大漲5.15%,自2022年1月以來首次收于3000點上方。
AI芯片設計商寒武紀(Cambricon Technologies)的股票一度飆升13%;中國芯片代工商中芯國際(SMIC)的股價一度上漲8.6%。另一家芯片開發商海光信息(Hyg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股價也飆升20%,觸及漲停。
伴隨甲骨文隔夜回調,上述股票和創業板指今日(12日)也小幅回調。
中國股市、尤其是科技硬件股上周有所回調,此前曾在8月大幅上漲,背景是中國推動AI發展和芯片國產化。甲骨文的大型AI交易重振了市場情緒,并再次提振了中國投資者的信心。
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師李(Phelix Lee)表示,甲骨文對“AI推理”的強調尤為令市場感到興奮。AI推理指使用經過訓練的AI模型來生成內容的過程,這被認為代表AI技術的實際應用落地。
盛寶(Saxo)首席投資策略師查納納(Charu Chanana)表示:“甲骨文驚人的AI儲備訂單為全球算力需求設定了更高的標桿。中國和其他亞洲區的硬件生態系統企業,在信號效應下也迅速乘勢而上。當甲骨文和英偉達等美國科技領軍企業顯示AI需求仍在激增時,也意味著中國有理由加倍投入建設自己的AI算力。整個生態系統中的企業和股票都會受益。海光信息、寒武紀等本地芯片供應商,被投資者視為最佳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