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集體漲停!兩大利好,突然來襲!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陳銘2025-09-12 14:15

儲能、光伏、核電、風電等領域,迎來大消息!

今日(9月12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8億千瓦以上,帶動項目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

與此同時,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印發《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到,加快推進陸上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推動海上風電規范有序建設。積極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分布式開發、水風光一體化開發。穩步推進核電開發,積極安全有序推動一批沿海核電項目核準建設。

A股市場上,相關概念股集體異動。截至記者發稿,德明利、科華數據、太原重工、潤建股份、嘉澤新能等10多只個股漲停。

兩大政策同日發布

9月12日,儲能、光伏、核電、風電等領域再度迎來政策支持。

當天,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目標到2027年,新型儲能基本實現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技術創新水平和裝備制造能力穩居全球前列,市場機制、商業模式、標準體系基本成熟健全,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多元儲能體系初步建成,形成統籌全局、多元互補、高效運營的整體格局,為能源綠色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8億千瓦以上,帶動項目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新型儲能技術路線仍以鋰離子電池儲能為主,各類技術路線及應用場景進一步豐富,培育一批試點應用項目,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

具體措施方面,上述行動方案提出,推動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基地合理規劃建設新型儲能。建設一批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促進新能源電站與配建新型儲能聯合運行,平滑新能源出力曲線,提高可靠出力水平,提供電網穩定支撐能力。研究煤電機組與電化學儲能、飛輪儲能、熱儲能等新型儲能項目聯合運行,優化運行方式,提升調節能力。鼓勵利用退役火電廠場地和送出線路,科學規劃建設新型儲能。

推動在負荷密集接入、大規模新能源匯集、大容量直流饋入等關鍵電網節點,開展獨立儲能電站建設。加快推進構網型儲能在高比例新能源電網、弱電網及孤島電網的示范應用,推廣配電網新型儲能應用,提升新型儲能對電力系統穩定運行支持能力。鼓勵在配電網擴建受限或偏遠地區推廣電網替代型儲能。

聚焦工業園區、算力設施、商業綜合體、光儲充放一體化充電站、分布式光伏、通信基站等應用場景,積極創新綠電直連、虛擬電廠、智能微電網、源網荷儲一體化、車網互動等應用模式,進一步發揮系統調節作用。研究推廣新型儲能作為獨立主體或通過負荷聚合商等形式參與需求響應。

值得關注的是,同日,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印發《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

上述工作方案提到,我國正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電力裝備行業帶來旺盛需求,整體來看,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形勢良好。2025—2026年主要目標是:傳統電力裝備年均營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裝備營收穩中有升;發電裝備產量保持在合理區間,供給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裝備出口量實現增長;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帶動作用加強,電力裝備領域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年均營收增速7%左右,龍頭企業年均營收增速10%左右;推動一批標志性裝備攻關突破和推廣應用。

其中提到,加快推進陸上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推動海上風電規范有序建設,積極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分布式開發、水風光一體化開發。積極穩妥推動重大水電建設,積極有序開發建設抽水蓄能。穩步推進核電開發,積極安全有序推動一批沿海核電項目核準建設。推進智能微電網建設和電源電網側儲能應用,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

強化電力裝備行業自律,營造良性競爭環境。研究制定風電裝備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和管理辦法,推動風電裝備研發迭代保持合理節奏。深入實施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政策,引導產業優化布局和轉型升級。支持企業優化招投標規則,引入多種評價體系,開展裝備全生命周期評估。鼓勵行業協會組織開展行業自律工作,引導企業通過提升質量、強化服務等手段提高競爭力,推動電力裝備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儲能、核電等概念股異動

今日盤中,儲能、核電、光伏等板塊的部分個股大幅拉升。截至記者發稿,嘉澤新能、德明利、科華數據、太原重工、潤建股份、嘉澤新能、兆新股份、特發信息、通鼎互聯、臥龍電驅、上海建工、杉杉股份、粵桂股份等10多只個股漲停,沃爾德、多浦樂、沃爾核材、美晨科技、電氣風電等紛紛走強。

今年上半年,新型儲能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從裝機規模來看,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9491萬千瓦/2.22億千瓦時,較2024年底增長約29%。其中,內蒙古、新疆裝機規模超過1000萬千瓦,山東、江蘇、寧夏裝機規模超過500萬千瓦。河北、浙江、云南、甘肅、廣東、安徽、廣西、山西、湖南、河南、湖北、青海、貴州等13省區裝機規模超過200萬千瓦。

另據國信證券援引行業媒體“尋熵研究院”統計,8月,國內儲能系統招標容量達到47.2GWh(同比+2158%,環比+1142%),今年前8月儲能系統累計招標達到144.1GWh,同比增長約216%。多方行業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儲能系統保持較高的訂單需求,反映國內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對儲能的高度需求,為2026—2027年國內儲能市場平穩發展奠定基礎。

陸上風電方面,2025年上半年國內招標、交付持續高增,零部件環節量利齊增,主機環節單價和毛利率拐點跡象明顯,下半年盈利能力有望持續修復。海上風電方面,上半年國內重點項目陸續開工,下半年交付有望進入高峰期,年底項目開工和深遠海規劃有望迎來積極變化。

光伏行業方面,興業證券指出,光伏行業是“反內卷”的排頭兵,目前行業已形成“提價”和“限產”兩大基本路線。本輪光伏行情在市場分歧中上行,供給側改革后產業鏈價格理順的預期在加強。當前布局光伏產業鏈的重點不在于供給側優化的機制以何種形式落地,而在于“反內卷”的決心明確,供給側改革帶動價格修復的邏輯清晰,看好本輪光伏供給側改革的落地與見效,從而推動光伏行業重新回歸健康、良性、有序的行業格局。

華福證券指出,清潔安全高效等特點使核電成為促進能源綠色轉型的重要力量。相比其他發電方式,核電機組的年發電利用小時數常年保持在7000小時以上,位居所有電源之首,而且在生產過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和二氧化碳。核電是最清潔、最安全、最高效、占地面積最小的能源形式之一,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能源綠色轉型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和不可或缺的作用。隨著各地對核能的逐漸重視,除了發展核電之外,核能未來將在海水淡化、核能制氫、醫療防護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排版:羅曉霞

校對:趙燕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AV不卡在线 |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胸大 | 伊人久久综合线亚洲2019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网 | 最新国自产拍视频在线播放 |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