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總裝出廠的捷龍三號遙七運載火箭在日照近海海域點火升空,創造了中國海上航天“一月兩發”的新紀錄,引發廣泛關注。
記者了解到,當前山東將商業航天定位為全省產業發展中極具潛力的新領域、新賽道,通過重點布局、強力支持,推動商業航天產業快速發展。其中,以東方航天港、濟鋼集團、東方空間、青島上合航天等為代表的企業,通過深耕關鍵環節,逐步帶動起山東商業航天產業集聚效應。
目前,海上發射是山東商業航天產業的一大特色,海上發射能力與頻次居全國前列,并且在海上發射為核心的牽引之下,全省商業航天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東方航天港是我國第五處火箭發射地,并且是唯一商業航天海上發射母港。“我們實現了固體火箭生產、測試、發射一體化,助力我國成為了全球第一個獨立掌握海上發射技術的國家。”東方航天港(山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華介紹,“經過5年發展,東方航天港集聚了‘衛星、火箭、發射場’三大要素,鍛造了‘海上發射服務、火箭總裝總測、空天信息服務’三大核心能力,搭建了‘天上有星、陸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網’四位一體的商業航天產業體系,入選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海上發射寫入了《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東方航天港是由煙臺市、海陽市兩級國資平臺組建,注冊資本30億元,以培育我國首個以“海上航天發射”為特色,集海上發射、星箭產研、配套集成、衛星應用、航天文旅于一體的商業航天產業集群。
張華表示,下一步,東方航天港將聚焦到液體火箭海上發射。通過建設液體火箭動力公共試驗區、液體火箭發射回收公共試驗區以及液體火箭總裝總測基地,年內將形成液體火箭海上發射/系統試驗保障能力,同時滿足國內主流固體火箭、液體火箭商業火箭發射、試驗需求。年內,東方航天港還將力爭實現一次液體火箭海上發射,填補我國液體火箭海上發射的空白,持續鞏固山東省海上發射核心優勢,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的商業航天海上發射母港。
與此同時,東方航天港將充分釋放海上發射的牽引帶動作用,集聚一批新型空天運載項目落地園區,加快提升火箭總裝總測能力,提升“實時智能、服務終端”的空天信息服務能力,探索“航天+文化+旅游”發展路徑,打造我國航天旅游目的地,并通過“以點帶面”,持續吸引“星箭研制、高端配套、衛星應用、航天文旅”等產業元素在山東集聚,打造“航天+”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加快培育千億級航空航天產業集群,支持山東省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商業航天涵蓋火箭研發、衛星制造、發射服務等核心環節,涉及新材料、精密儀器、人工智能等數十個上下游產業。
聚焦研發制造環節的濟鋼集團,其是國家第一批地方骨干鋼鐵企業,近年來隨著國家新舊動能轉換實施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代表性產業航空航天產業,重點瞄準生產制造及信息應用方向,大力布局以火箭、衛星及信息應用為代表的商業航天產業項目。
“目前,針對商業航天產業特點和地理空間的分布布局規律,濟鋼集團重點確立了‘北京研發設計-濟南制造測試-煙臺組裝發射’的空間布局,主要圍繞航空航天產業鏈條中的制造環節和檢驗檢測實驗環節開展布局。并可生產制造火箭、衛星、飛機、無人機等航空航天產品的零件、部件、組件、結構件等要求較高的工業產品。”濟鋼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仕君介紹,在衛星總裝制造領域,濟鋼建設的柔性化、智能化衛星AIT總裝基地已經投產。該基地配備整星轉運、20噸級振動試驗臺、電波暗室等尖端航天專用裝備,具備通信、遙感衛星的總裝、集成、測試全流程一體化服務能力,年產規模可達100顆500公斤級衛星。作為衛星有效載荷的關鍵核心部件,濟鋼集團研發的空間行波管可將微波小信號放大十萬倍,廣泛應用于通信衛星、低軌星座、5G/6G基站等重要場景。
當前,山東省商業航天產業已形成濟南、青島、煙臺三大主要集群,分別聚焦衛星研發與地面設備制造、測控服務與海洋遙感應用、海上發射組織與火箭配套制造。據悉,山東正重點推動東方航天港納入國家“十五五”相關專項規劃,主動對接并深度融入國家商業航天發射體系整體布局,爭取能有更多國家級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布局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