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科創板半導體設備及材料行業集體業績說明會召開。安集科技、方邦股份、金宏氣體等20家公司參會,向投資者介紹上半年的業務動向與后續的發展趨勢。
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相關廠商普遍表示,公司的產品研發與市場導入進展順利;在材料領域,“擴產起量”成為發展重點,相關廠商未來可期。
設備廠商:產品市場導入順利
燕麥科技、微導納米等與會半導體設備廠商表示,公司當前的產品研發進展順利,市場導入穩健。
半導體設備方面,微導納米的ALD(原子層沉積)設備目前已涵蓋行業所需主流ALD薄膜材料及工藝,在高介電常數材料、金屬化合物薄膜等領域均實現了產業化應用,量產規模不斷增加。同時,公司CVD(化學氣相沉積)設備在硬掩膜等關鍵工藝領域已實現產業化突破,進入存儲芯片等領域先進器件量產生產線,并持續推出客戶所需的多款關鍵工藝設備。
新益昌董事、總經理宋昌寧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目前在半導體設備領域已有半導體固晶設備、焊線機及測試包裝設備等一系列產品。其中,公司推出的多款焊線機和測試包裝設備陸續通過客戶驗證,獲得市場認可及批量訂單。
燕麥科技則在硅光晶圓檢測(晶圓級)、IC載板測試(封測級)和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測試(器件級)三個層次對半導體測試設備進行布局,目前均穩步推進。
其中,燕麥科技硅光測試設備已向海外晶圓廠持續交付產品,并且配合優質客戶進行新技術的驗證開發;IC載板測試設備則處于樣機系統測試階段。
在MEMS傳感器測試方面,燕麥科技的氣壓傳感器測試設備已取得國內龍頭客戶認可,在增量訂單階段,同時拓展到多種型號多種封裝的產品;溫濕度傳感器測試設備同樣處于增量訂單階段;IMU(慣性測量單元)測試設備拓展了FT設備,技術指標達行業先進水平,處于樣機測試階段;SiP芯片測試設備持續為頭部客戶供貨和服務,提供測試和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
材料廠商:擴產起量發展可期
當前,本土半導體廠商競爭力快速提升,在前沿技術突破與全球市場份額搶占上持續追趕,正逐步打破原有全球產業格局。行業趨勢下,相關領域市場機會窗口已逐步打開,擴產起量成為半導體材料公司的發展重點之一,相關廠商的后續發展值得期待。
“公司未來將以穩妥擴產為核心策略,持續提升硅零部件的產能規模,這將為大直徑硅材料業務的增長提供明確且可持續的動能。”神工股份董事長潘連勝在說明會上表示。
在潘連勝看來,神工股份對大直徑刻蝕用硅材料業務增長速度的判斷,核心源于業務結構的內外驅動轉型。
具體來看:首先,神工股份傳統外銷基本盤平緩恢復,本土需求成新增長極;其次,公司內部業務聯動深化,硅零部件成為核心拉動力,硅材料的增長不再被動依賴海外客戶需求恢復,而是通過國內硅零部件的需求實現主動拉動;最后,從當前下游反饋看,公司硅零部件的在手訂單規模穩定,而硅零部件的擴產節奏直接決定硅材料的內部消耗量。
天承科技也在擴大生產。為匹配下游客戶的產能擴充和日益增長的訂單量,天承科技董事長、總經理童茂軍表示:公司已計劃將金山工廠產能從年產3萬噸功能性濕電子化學品提升至4萬噸;珠海年產3萬噸工廠建設將于近日開工,以輻射華南區域的眾多PCB下游工廠;泰國全資子公司年產3萬噸工廠將于2026年建成,并具備對東南亞地區的供應能力。
龍圖光罩珠海工廠的新產品預計于下半年逐步開始放量,公司的季度營收預計會出現明顯的同比增長。
“公司將以珠海基地產能釋放為轉折點,通過‘高端制程突破+客戶結構升級’雙引擎驅動業績反轉。”在業績說明會上,龍圖光罩董事長柯漢奇表示,“公司有望在下半年迎來營業收入的明顯增加。”
此外,作為電子材料平臺型企業的方邦股份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后續隨著可剝銅、撓性覆銅板、薄膜電阻等新產品的逐步起量,公司業績預計向好向高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