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規模持續下行 銀行三大策略競逐“減量時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李覽青,王罕2025-09-10 09:40

隨著上市銀行2025年半年報的出爐,各家銀行信用卡業務也交出了上半年的答卷。

存量時代信用卡規模的收縮已是大勢所趨。央行數據顯示,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數量已連續11個季度持續下滑,到今年二季度末卡片數量為7.15億張。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了包括6家國有大行、10家股份制銀行共16家全國性銀行半年報數據發現,整體來看,16家銀行在信用卡貸款規模、累計發卡量、交易金額等方面依然呈現下滑趨勢,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積極信號出現。

從各家銀行中報透露的信息來看,存量時代信用卡業務的三大策略已浮出水面。

一是在風控策略上將信用卡風險化解作為化險重點,加強信用卡貸款資產質量優化工作;

二是在轉型策略上深化借貸聯動、強化協同優勢,通過信用卡業務屬地經營提升分行渠道獲客占比;

三是在客戶經營策略上聚焦優質生息資產投放,重點經營信用卡頭部客群,并與財富管理等業務產生聯動,加強對優質客群的綜合金融服務。

在這一背景下,已有中國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5家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規模下降。其中,浦發銀行、興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較年初已出現下降,招商銀行不良貸款率與年初持平。

貸款規模、消費規模“雙降”

上半年信用卡業務規模仍在下滑,16家全國性銀行信用卡貸款規模較年初減少1945億元。

目前,建設銀行依然是業務體量最大的商業銀行,也是唯一一家信用卡貸款規模破萬億的銀行。截至6月末,該行信用卡貸款規模10549.48億元,較年初減少1.03%,占貸款總額的比重也由4.13%下滑至3.84%。

在16家銀行中,僅4家銀行信用卡貸款規模較年初出現增長。其中農業銀行信用卡貸款規模為9101.59億元,較年初增加5.98%,增幅第一;浙商銀行信用卡貸款規模為350.74億元,較年初增加5.08%,增幅第二;工商銀行信用卡貸款規模為7878.48億元,較年初增加2.81%,增幅第三;浦發銀行信用卡貸款規模為3778.81億元,較年初增加2.07%,增幅第四。

在12家規模下降的銀行中,截至報告期末,中國銀行信用卡貸款規模為5109.69億元,較年初減少13.89%,降幅第一;渤海銀行信用卡貸款規模為34.49億元,較年初減少11.25%,降幅第二;近年來收縮零售業務的平安銀行信用卡貸款規模為3948.66億元,較年初減少9.23%,降幅第三;著力于控制資產質量的興業銀行信用卡貸款規模收縮至3416.6億元,較年初減少8.07%,降幅第四。

在貸款規模持續下降的同時,上半年信用卡消費金額全面縮減。

有11家銀行披露了上半年信用卡消費額或交易金額,這一數據較去年同期均出現下滑。其中,光大銀行上半年信用卡交易金額7258.24億元,同比減少18.91%,降幅第一;中國銀行上半年信用卡交易金額5295.77億元,同比減少18.35%,降幅第二;華夏銀行上半年信用卡交易金額3586.7億元,同比減少16.32%,降幅第三。此外,還有中信銀行(12.54%)、交通銀行(11.30%)、興業銀行(11.27%)三家銀行交易金額同比下降在10%以上。

部分銀行信用卡資產質量改善

銀行信用卡業務的萎縮,一部分是外部環境變化、需求不足的客觀原因所致,更重要的是近年來銀行信用卡貸款的風控策略發生調整,主要集中于存量風險化解與新增風險管控方面。

從半年報數據來看,多家銀行信用卡貸款質量出現改善信號。

不良貸款規模方面,截至6月末,興業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郵儲銀行等五家銀行不良貸款余額較年初下降。其中,興業銀行信用卡6月末不良余額為112.02億元,較年初下降17.15%,降幅最大。而交行信用卡6月末不良貸款余額為158.29億元,較年初增加25.73%,增幅第一。

不良貸款率方面,截至6月末,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降幅分別為0.36個百分點、0.16個百分點,此外,招行信用卡不良貸款率為1.75%,與年初持平。

從目前披露了相關數據的9家銀行來看,不良貸款率最低的銀行是郵儲銀行,6月末信用卡不良貸款率1.55%;其次為招商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率為1.75%。而民生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率為3.68%,在9家銀行中最高。

事實上,在2024年末,興業銀行信用卡資產質量表現欠佳,彼時以3.64%不良貸款率位居第一。但在今年上半年,該行重點加強了信用卡領域的全流程風險管控,并取得顯著成效。

在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興業銀行行長陳信健表示:“這幾年,我行下大力氣,推動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信用卡‘三大風險’從高發轉向收斂。”

綜合來看,興業銀行的風險管控策略是“控新降損”。一方面嚴控信用卡新增風險,規范營銷展業模式,落實推廣人員適任性管理,重構發卡審批流程,推動兩級品管機制扎實落地,從發卡源頭提升資產質量。報告期內該行新發卡低風險分層客戶占比同比提升2.09個百分點,上半年信用卡新發生不良同比下降7.5%。另一方面,該行通過完善存量風險跟蹤體系,引入第三方大數據,結合模型工具優化管控策略,在上半年月均入催額同比下降15.24%,同時提升不良清收的規范性,加強外包管控,并通過AI應用提升效率。

對于另外兩家控住信用卡風險的銀行來說,浦發、招行的策略都是“穩”。

浦發銀行在財報中表示,該行在“融合提質”的經營導向下,確立了“量、價、險均衡”的發展思路,信用卡經營發展持續向好。該行副行長、總法律顧問崔炳文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在零貸領域,信用卡業務曾經快速發展,但是也暴露出來了很多不良的高發。今年上半年浦發銀行信用卡的不良額、不良率都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信用卡出現了一個很可喜的拐點,向好的態勢。

而招行信用卡近年來的資產質量一直相對穩定。“由于信用卡客群相較于其他零售信貸客群更加下沉,對風險的敏感度也更高,可以將信用卡業務的風險形勢變化作為零售信貸風險走勢的先導指標和重要參考。”該行副行長王穎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行業整體信用卡貸款不良率在2019年和2020年出現明顯上升,但由于該行在2021年及早采取“平穩、低波動”的轉型戰略,在全行業信用卡不良率仍在持續上升的情況下,該行信用卡貸款不良率及不良生成水平自2022年以來始終保持穩定,資產質量保持同業最優水平。

此外,中信銀行也在財報中透露,該行強化零售信貸主動風險管控,深化差異化審批策略,防范資產質量下遷,信用卡早逾率已實現同比下降。

強化頭部客群服務質效

在各家銀行的信用卡轉型策略中,“借貸聯動”“屬地化經營管理”頻頻被提及。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郵儲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等均提到了相關業務融合。

去年以來,多家銀行紛紛關停信用卡分中心,從集中垂直管理轉向屬地分行經營,強化頭部優質客群服務,打通從消費支付到資產管理的鏈條。

有頭部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訴記者,信用卡業務的屬地化經營,在獲客、客群經營、風險管控等方面均有優勢,一方面可以拓展獲客場景,另一方面將信用卡作為個人客戶綜合金融服務的一部分納入管理,也有利于提高分層經營能力,從而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營銷策略,增強轉化。特別是在頭部優質客群服務方面,信用卡與財富管理等業務的聯動,將整體推動零售業務提質增效。

中信銀行在財報中透露,今年該行聚焦場景化高質量獲客,錨定“渠道建設年”主題,上半年信用卡新發卡客戶中優質客群占比達到55.48%,同比增長達到10.79個百分點。同時,強化優質生息資產投放,聚焦分期業務結構調優,重點經營頭部優質客群,通過額度、定價等專項策略優化促動,提升優質客群價值轉化。

從近兩年各家銀行高端信用卡權益的調整方向上,也可以看出這一轉型趨勢。一些大眾認為性價比較高的中高端信用卡調整后,如今高端信用卡的權益與各類細分場景的匹配度更高,如招商銀行目前的高端產品矩陣分別對應剛需消費、商旅場景、家庭消費、跨境旅游等不同高凈值人群需求。而廣發信用卡在今年推動零售融合的背景下,加強信用卡與零售、財私業務聯動,將高端信用卡權益與財私客戶打通,為其提供更豐富的金融服務。

“在銀行信用卡業務當下的轉型周期中,分化、優勝劣汰是大勢所趨,只有差異化的產品服務,更精細的成本權益管控,以及扎實的風險管理能力,才能實現業務可持續。”某股份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表示。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 | 中文在线一区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 另类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9 |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