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制造業增加值增量預計達8萬億元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楊潔2025-09-10 07:22

“整個‘十四五’期間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增量預計達到8萬億元,對全球制造業增長貢獻率超過30%。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約30%,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樂成在國新辦9月9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十四五”以來,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推進新型工業化持續走深走實,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

針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如何加快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提問,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方面,國家高新區走在前、作表率,園區總量從2020年的169家增加到了178家,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重要進展和積極成效。下一步,工信部將支持國家高新區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建設國家高新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加快推動國家高新區創建工作。

推動產業升級向“新”布局

李樂成介紹,自2020年至2024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從31.3萬億元增長到了40.5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從26.6萬億元增長到了33.6萬億元。在全世界504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大多數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十四五”期間,我國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取得明顯成效。李樂成表示,工信部將深入推進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實施打造新動能行動,堅持高水平開放,推動產業升級向“新”布局、穩健發展。

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表示,對于實現新型工業化這一關鍵任務,發展人工智能是必答題而非選擇題。“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和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發展態勢良好。下一步,工信部將一手抓技術供給,促進“智能產業化”,一手抓賦能應用,加快“產業智能化”,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他透露,工信部將研究出臺“人工智能+制造”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部署重點行業、重點環節、重點領域智能化轉型任務。

逾2000家專精特新企業在A股上市

國家高新區作為產業創新的高地,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創新資源和優質企業。在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辛國斌用“穩、高、優”三個字概括國家高新區在“十四五”期間取得的成效。

“穩”指的是國家高新區的綜合實力在穩步提升。數據顯示,2024年,178家國家高新區實現園區生產總值19.3萬億元,占全國GDP的比重達到了14.3%,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了每人71.8萬元,比“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今年上半年,國家高新區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6.9萬億元,同比增長6.5%。

“高”指的是創新水平在向高攀升。2024年底,國家高新區聚集了70%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80%的全國重點實驗室,企業研發經費投入、擁有的發明專利數均占到全國的50%左右。

“優”指的是優質企業在持續壯大。2024年,國家高新區匯聚了全國33%的高新技術企業、46%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營收超億元的企業達到了4.3萬家,比“十三五”末增長了29.4%。

李樂成介紹,“十四五”以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累計投資項目1981個,投資金額超過690億元,累計有超過2000家專精特新企業在A股上市。

對非理性競爭“零容忍”

在介紹成績的同時,李樂成還提到了“重點行業的非理性競爭”問題。他強調,非理性競爭可能會在一夜之間就毀掉一個企業、毀掉一個產業,“絕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李樂成介紹,下一步,工信部將著力完善制度機制、優化產業生態,不斷提高行業治理的現代化水平。

辛國斌也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高端制程車用大算力芯片還有短板、產業非理性競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等。“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規范產業競爭秩序,持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辛國斌說。

責任編輯: 鄧衛平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亚洲另类精品国产一级欧美 | 色久国产综合视频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二页 | 亚洲嫩模久久精品 | 色资源站欧美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