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A股硬科技板塊(電子、通信和計算機)整體表現亮眼。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8月29日,已有542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度半年報(不含退市、無法在預約日期及預計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定期報告的上市公司)。其中,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為電子、通信和計算機的972家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37980.35億元,同比增長11.84%;歸母凈利潤2366.18億元,同比增長16.04%。
從個股來看,中國移動、工業富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立訊精密和京東方A營收均超1000億元,依次為5437.69億元、3607.6億元、2694.22億元、2002.02億元、1245.03億元、1012.78億元。
其中,工業富聯業績增幅居前。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3607.6億元,同比增長35.58%;歸母凈利潤121.13億元,同比增長38.61%。公司表示,GB200系列產品正在按計劃加速生產出貨,各項效率與良率指標均顯著改善,產品出貨節奏進一步提速。三季度,公司預計GB200出貨量將延續強勁的增長勢頭,GB300新品的推出有望進一步釋放公司營收與盈利的成長潛力。
據數據寶統計,A股硬科技板塊上半年營收逾100億元的上市公司數量由2024年的41家增至2025年的49家,新加入的香農芯創、安克創新、生益科技、移遠通信、科大訊飛、深南電路、新易盛和江波龍均是首次半年報營收破百億元;京東方A營收則重回千億元規模,為史上次高。
從排名變動來看,華勤技術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13.06%至839.39億元,營收排名由2024年的第14躍升至第8;中電港、中芯國際、亨通光電分別以335.26億元、323.48億元、320.49億元的營收進入前20,分別排名第16、第18、第19。
21股營收翻倍增長
從營收變動來看,21股上半年營收較2024年同期實現翻倍增長。寒武紀-U、宏景科技和亞信安全排名前三,同比增幅依次為4347.82%、567.14%、372.81%;新易盛、南極光、實達集團凈利潤增幅均超過200%。
寒武紀-U上半年實現營收28.81億元,同比增長4347.82%,原因主要系本期公司持續拓展市場,積極助力人工智能應用落地,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帶動利潤總額、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均同比扭虧為盈。上半年,公司深化與大模型、互聯網等前沿領域頭部企業的技術合作,產品在運營商、金融、互聯網等多個重點行業規模化部署并通過了客戶嚴苛環境的驗證。
國海證券表示,看好思元590在當前國內市場的競爭優勢,特別在英偉達停止生產H20背景下,其有望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寒武紀-U下一代產品性能有望進一步提升,促進市場擴張加速。
芯片板塊利好消息頻現。此前,DeepSeek官微表示,UE8M0FP8是針對即將發布的下一代國產芯片設計。招商證券指出,國產AI技術正在積極適配本土硬件生態,與芯片半導體的國產自主可控邏輯相呼應。這將構建國產AI全鏈條發展的新生態,邁向軟硬件的深度適配。
在營收規模同比翻倍個股中,華勤技術、香農芯創、新易盛上半年營收逾百億元,依次為839.39億元、171.23億元、104.37億元。
歸母凈利潤50強出爐
從個股來看,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50強上市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2038.21億元,占比86.14%,34家實現十億元級別凈利潤。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工業富聯歸母凈利潤均在百億元以上,依次為842.35億元、230.17億元、121.13億元。
2025年歸母凈利潤20強入圍門檻有所提高,2025年為中天科技的15.68億元,較2024年歌爾股份的12.25億元增加3.43億元,增幅28%,頭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從凈利潤變動來看,歸母凈利潤20強的個股中,勝宏科技、新易盛、TCL科技、中際旭創同比增幅居前,依次為366.89%、355.68%、89.26%、69.4%。工業富聯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8.61%,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21.13億元。
20強個股中,僅中興通訊凈利潤小幅下降,其余均實現同比增長。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715.53億元,同比增長14.51%;歸母凈利潤50.58億元,同比減少11.77%。國金證券指出,公司運營商網絡業務降幅收窄,服務器及存儲業務驅動發展;前瞻布局芯片、智算超節點,發展前景廣闊。看好公司憑借自研芯片和超節點智算服務器占據算力領域制高點,帶動業績高增。
在排名前20—50的個股中,也僅有景旺電子、紫光國微、潤澤科技、億聯網絡、環旭電子、寶信軟件和傳音控股歸母凈利潤有所下滑,其余個股均實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