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前夕,北京SKP老鋪黃金店再現搶購長龍!
8月24日,老鋪黃金產品年內第二次提價在即,券商中國記者實地探訪了北京skp老鋪黃金門店。商場剛開始營業不久,柜臺前的隊伍已經蜿蜒如龍,工作人員提示,如果彼時加入,至少需要2至3個小時才能進店。
老鋪黃金日前發布的半年度未經審核的業績公告顯示,其上半年賺了22.68億元,同比增長285.8%。這家被稱為“黃金界愛馬仕”的品牌,正以奢侈品策略撬動高端消費市場。然而不少消費者向記者坦言,購買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黃金“硬通貨”的屬性。
年內第二次提價
8月24日早上10點,北京skp商場剛剛開門營業,但老鋪黃金柜臺前已經大排長龍。無論是一層柜臺,還是負一層門店,隊伍都已經環繞多圈。據券商中國記者粗略估算,現場排隊客流已有百余位。
老鋪黃金采用一位銷售服務一位顧客的形式。券商中國記者咨詢老鋪黃金店員得知,早上八點多就有不少人在店外排隊,10點正式營業,如果從10點15分開始排,至少需要排隊2至3個小時才能買到。而此前一天(8月23日),因消費者過多,老鋪黃金在營業結束前2.5個小時就停止了排隊。
8月24日11點30分左右,記者從一位消費者處得知,老鋪黃金已有個別商品售罄。到了下午六點多,店門口仍然排隊者眾多,其中不乏黃牛。
“25日起就要漲價”是消費者們對老鋪黃金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此外,恰逢北京skp商場的“七夕活動”,老鋪黃金推出購物每滿1000元減50元,疊加每滿1000元返50元/商場電子禮金等優惠。
券商中國記者隨機采訪了四位消費者,他們從排隊到完成產品購買,長則耗時2.5個小時,短則耗時1個小時。有消費者直言,趕著今天來買就是為了能省錢。
根據老鋪黃金公告,自8月25日,將進行產品提價調整。雖然沒有公布產品調價詳情,但據業內人士推測,漲幅約在10%—15%之間。
事實上,今年2月,老鋪黃金已經漲過一次價,產品價格漲幅在5%—12%。如果此輪漲價按照15%的漲幅計算,意味著在2月份之前購入的老鋪黃金產品,最高增值超三成。
超77%的消費者與奢侈品客群重合
8月20日,老鋪黃金披露了一份亮眼的財報:2025年上半年銷售業績達141.82億元,同比增長249.4%。報告期內利潤為22.68億元,同比增長285.8%。在該財報中,老鋪黃金提到,公司每年調價兩至三次。
這種定期提價模式,和奢侈品營造稀缺性的策略一致。據媒體報道,在2025年中期業績會上,老鋪黃金創始人徐高明也談到了提價問題。他表示,老鋪黃金每年的價格調整是基于品牌本身的定位和定價策略決定的,跟黃金漲幅沒有直接關系。實時金價僅影響老鋪黃金價格調整浮動的大小。
不過,從財報來看,受到2月調價后黃金價格持續快速上漲的影響,老鋪黃金的毛利率較以往略有下滑至約38.1%。徐高明表示,此次提價對業績有所支持,調價以后下半年老鋪黃金的毛利率會有一定的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有所下滑,但38.1%的毛利潤仍然顯著高于同類的黃金珠寶品牌。以周大福為例,其2025財年毛利率為29.5%。老鋪黃金高毛利率背后,也是其力求與奢侈品對標的品牌定位。因其定價相對同業較高,也因此被網友稱之為“黃金中的愛馬仕”。
從2025年上半年財報來看,這一打法也已有成效。老鋪黃金提到,其消費者與LV、愛馬仕、卡地亞等國際奢侈品牌的消費者重合率超過77%。8月24日,券商中國記者實地走訪老鋪黃金時,受訪的四位消費者中,有三位都是第一次來買老鋪黃金,有消費者表示,自己也是卡地亞等奢侈品的忠實用戶。
“黃金中的愛馬仕”是否成立?
談及購買原因,消費者們談到了工藝、款式、國潮、偶像同款、品牌熱度等因素,但就老鋪黃金是否已達到奢侈品定位,多位受訪者表示,背后購買邏輯仍存不同。
“購買主要還是因為有黃金硬通貨的屬性。”有消費者對券商中國記者提到,跟其他黃金珠寶品牌相比,老鋪黃金的價格還可以接受,這跟傳統的奢侈品并不太一樣。另一位持有類似觀點的消費者認為,老鋪黃金的價格“比較實在”,尚未到望而卻步的程度。但她也認同老鋪黃金打造中國黃金奢侈品牌的敘事愿景,只是需要在一些方面加強,去吸引更多的奢侈品用戶。
還有消費者認為,基于中國傳統的黃金消費理念,黃金飾品要做出差異化很難,“你出新款,別的品牌也很快會追上來,推出類似的款式。”該位消費者表示,老鋪黃金僅是相對其他品牌溢價高,工藝好,但始終不會脫離黃金飾品的定位。
前述對老鋪黃金的看法,也是當前市場對老鋪黃金能否稱得起“黃金中的愛馬仕”疑慮的一種體現。在亮眼業績發布之后,老鋪黃金的股價卻并沒有因此而得到提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種市場觀望情緒。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CEO王立新在7月末的媒體交流中曾談到,老鋪黃金等品牌的崛起,標志著黃金飾品精致化的趨勢,其成功也給行業發展帶來啟示,即面向一些特定消費群體,可以研發一些高附加值、高品質的產品,同時帶動了一些零售商重啟高端產品研發,具有積極意義。
但就黃金飾品如何奢侈品化?王立新也坦陳,黃金作為貴金屬的理念已根深蒂固,消費者首先會想到的是克重多少,值多少錢,提升附加值是一個很大挑戰。與此同時,他也指出,除了工藝之外,奢侈品還要做好品牌價值塑造,能給消費者帶來情感價值和社會認同,而這需要時間。
他認為,未來基于中國經濟的不同發展階段,一定會促使金飾品牌向細分化和小眾化發展,優化整合是大勢所趨。而中國金飾的生產技術、設計能力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需要零售商傳遞到消費者手中,“這場變化只是剛剛開始”。
排版:劉珺宇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