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余世鵬
截至8月22日收盤,A股、港股市場共有1254只個股創出新高,創歷史新高的個股則有234只。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梳理,上述1254只個股中,有828只是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占比66.03%。另外,二季度以來,110只累計漲幅超過100%的個股中,有67只是基金重倉股,占比同樣超過60%。
在本輪行情中,公募基金不僅挖到了新易盛、寒武紀等熱門賽道股,還捕捉到了舒泰神、宏和科技、恒寶股份等強勢股。
多只公募重倉股
創歷史新高
根據Wind統計,在800多只創新高的個股中,基金持倉最多的是東方財富,截至二季度末持倉超過20億股;其次是農業銀行,持倉10億股。此外,有47只個股的基金持倉都超過了1億股,包括中芯國際、中興通訊、中際旭創、工業富聯等熱門標的。
截至8月22日收盤,東方財富最新股價為27.85元/股,二季度以來累計上漲超20%。截至二季度末,一共有87家基金公司的413只基金重倉該股,以指數基金居多。8只ETF持有東方財富的數量超過1億股,易方達創業板ETF以3.12億股位居第一,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持股數則超過2億股。
在股價創歷史新高的個股中,寒武紀、中際旭創、安集科技等也都是基金重倉股。二季度以來,人工智能(AI)芯片龍頭寒武紀累計漲幅超過90%。截至二季度末,共有397只基金重倉該股,持倉數量為6300.38萬股,較一季度提升了481.87萬股。其中,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持倉逾1100萬股,是持股最多的公募基金。另外,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持有該股超865萬股,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的持股均超過350萬股。
50只基金
提前重倉6倍股
從二季度以來的累計漲幅來看,截至8月22日,上述1254只個股中共有110股實現了股價翻倍,其中67股為公募重倉股,占比超過60%。
具體看,截至8月22日,二季度以來累計漲幅接近300%的光模塊龍頭新易盛,二季度末是630只基金的重倉股。其中,易方達創業板ETF持有該股超過2000萬股,是持股最多的基金。此外,有59只基金的持倉數量在100萬股以上,華安創業板50ETF、睿遠成長價值A等則持股超過700萬股。
其他個股方面,公募基金持有中際旭創、工業富聯、勝宏科技、中材科技等翻倍股的股數均超過1億股。其中,594只公募基金一共持有中際旭創近2億股,易方達創業板ETF則持有該股超2000萬股,華安創業板50ETF、易方達中證人工智能ETF、景順長城研究精選A、永贏睿信A等50只基金持倉該股均超100萬股。
在上述67只公募重倉的翻倍股中,漲幅最高的是舒泰神,該股二季度以來累計上漲超過600%,二季度末有50只基金重倉,持倉數量為3298萬股,均為二季度新買入。和其他重倉股不同,舒泰神的重倉基金以主動權益基金為主,永贏醫藥創新智選A、易方達醫療保障A持倉數量均在500萬股以上,興全合遠兩年持有A、南方醫藥保健A持股數量在200萬股以上,富國新機遇A等4只基金的持倉量也超過了100萬股。
資金遷移或帶來
增量流動性
截至8月22日收盤,上證指數站上了3800點,連續8個交易日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后市行情如何演繹,備受投資者關注。
信達澳亞基金高級市場研究分析師劉翀表示,資金面充裕是行情上行的主要支撐,后續需關注美聯儲降息與人民幣走強預期、存款“搬家”以及以險資為代表的長期資金入市等動向。“短期來看,市場仍處在行情和資金的正循環過程中,或將呈現頂部震蕩走勢;中期來看,A股牛市通常需歷經由資金驅動到基本面驅動的階段演化。”
“當前,市場交投活躍。從增量資金的結構來看,仍有較大增配空間。”長城基金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保險、私募、活躍資金等在此輪行情中占據主導,但在低利率環境下,定期存款、理財產品的吸引力或將會下降,后續居民資金有望向權益資產進行遷移,為市場帶來增量流動性。
景順長城基金預計,資金面的積極變化或仍有望支撐市場,但考慮到目前市場情緒頗為活躍,單日換手率一度上升至6%以上,需關注資金獲利了結導致的波動。
諾安基金科技組表示,以DeepSeek為代表的原生創新企業,正在顛覆“中國只會模仿”的陳舊敘事,這全面驗證了中國科技實力的崛起以及中國教育體系的成功,預計未來像這樣有潛力“改變世界”的硬核創新將會如雨后春筍般地在國內出現,中國科技資產的估值有望迎來系統性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