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間,建投能源(000600.SZ)披露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緊扣高質量發展目標,全面精細化管理,通過優化機組運行、強化成本管控、加速綠色低碳轉型等舉措,實現了經營績效顯著提升。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1.13億元,同比微降3.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8.97億元,同比增長157.96%,盈利彈性進一步釋放。
同日,公司發布《2025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計劃募集資金不超過20億元,全額用于西柏坡電廠四期工程項目,以進一步優化區域電源結構、增強能源保供能力,并推動公司自身綠色轉型與財務結構改善。
煤價下行疊加成本優化,盈利空間持續拓寬
作為河北省能源供應的重要力量,建投能源主營業務涵蓋高效清潔燃煤火力發電、城鎮集中供熱,同時布局光伏、核電、海上風電、水電等新能源項目投資。上半年,公司盈利大幅增長,其核心驅動力源于燃料成本的大幅下降。國內煤炭市場“供應寬松、價格震蕩下行”的格局,為公司成本優化創造了有利條件。從年初至7月16日,秦港5500大卡動力煤市場均價為671元/噸,同比下跌201元/噸。
在此背景下,建投能源深化與長協煤企的戰略合作,拓寬采購渠道以構建多元化供應體系,通過科學調配燃煤實現整體成本最優;并推進燃料管理數字化轉型,達成智能精準管控。在雙重舉措推動下,公司采購電煤的平均綜合標煤單價降至718.26元/噸,同比降低124.51元/噸,成本控制成效優于區域內平均水平。
同時,公司充分發揮電量營銷中心統籌作用,通過積極爭取替代電量、保供獎勵電量,強化設備可靠性管理提高容量電費獲取率,優化現貨市場報價策略,搶發效益電量等措施提高機組市場競爭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控股運營發電公司累計完成上網電量228.37億千瓦時,其中火電上網電量225.34億千瓦時,光伏上網電量3.03億千瓦時;供熱端完成售熱量4189.48萬吉焦,其中工業供汽量同比增長33.54%,工業供熱市場拓展成效顯著。
此外,建投能源還以專業化、標準化管理提升機組能效,在行業競賽中屢獲佳績:秦熱發電#6、#5號機組和國泰發電#11機組蟬聯5A、4A、3A優勝機組,宣化熱電#2號機組和唐山熱電#4機組新增為3A優勝機組,秦熱發電#5機組更獲評同類型廠用電率指標最優機組。同時,公司依據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及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要求,指導各發電企業實施抽汽供熱、通流改造等項目,形成“循環流化床復合燃燒快速調峰”等行業領先創新成果,全面增強了機組的市場競爭力。
募資推進西柏坡電廠四期項目,傳統煤電與新能源協同推進
近年來,隨著“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推進,電力行業轉型持續深化:一方面,新能源在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驅動下實現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火電行業加速向高效化、低碳化方向升級,其作為電力系統“壓艙石”的產業地位與資源價值愈發凸顯。順應這一行業趨勢,建投能源從傳統煤電升級與新能源布局兩大維度同步發力,持續加快綠色轉型步伐。
從本次募資投向來看,建投能源緊密契合國家“雙碳”戰略與區域能源保供需求,以優質項目落地為核心擴大裝機規模,進一步筑牢能源供應根基。定增預案顯示,西柏坡電廠四期工程規劃建設2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熱電聯產機組,將同步配套脫硫、脫硝環保設施,目前已取得河北省發改委、生態環境廳等主管部門的多項審批文件,項目總投資達58.63億元。該項目建成后,不僅能向河北南部電網輸送電力,還將為石家莊中心城區及周邊城鎮提供集中供熱服務,同時具備靈活調峰能力,可有效緩解區域電力供需矛盾與冬季供熱壓力。
除西柏坡電廠四期項目外,公司控股的任丘熱電二期2×35萬千瓦項目建設進展同樣順利,兩大項目均計劃于2026年實現投產運營;同時,公司通過參股投資定州三期2×66萬千瓦、滄東三期2×66萬千瓦等火電項目,進一步強化區域能源供應能力。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火電裝機容量已達1177萬千瓦,為華北區域電力系統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支撐。
在新能源領域,建投能源聚焦“規模與質量雙提升”目標,持續拓寬綠色發展路徑。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累計并網光伏發電容量達68.65萬千瓦,在建光伏項目容量65萬千瓦,另有備案及儲備光伏項目容量191萬千瓦,為后續新能源發電業務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積極探索儲能業務落地。目前,公司已成立河北建投泜水蓄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正加快推進臨城抽水蓄能項目的核準工作,持續完善儲能業務布局;公司原創的液態空氣儲能中試項目已順利通過河北省科技廳“揭榜掛帥”項目驗收,當前正針對規模化應用場景,全力推動耦合示范項目落地,為儲能技術商業化應用積累經驗。
股東回報穩步提升,火電商業模式升級推動價值重估
在經營業績提升的同時,建投能源始終將股東回報置于重要位置。2024年,公司共計派發現金紅利2.35億元,分紅比例占合并報表凈利潤的44.28%;為進一步強化長期回報機制,公司發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24年—2026年)》,明確在當年盈利且累計未分配利潤為正的前提下,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股利,將從公司章程規定的“當年可供股東分配利潤的30%”提升至“50%”。為避免超分配風險,公司將以合并報表、母公司報表中“可供分配利潤孰低”為原則,確定具體利潤分配比例,兼顧股東回報與公司可持續發展。
從行業前景來看,火電行業正迎來轉型機遇期,建投能源作為區域能源企業有望充分受益于多重利好。政策層面,2025年4月印發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基本規則》,進一步優化了輔助服務價格形成與費用傳導機制。據廣發證券測算,到2030年,國內輔助服務市場規模有望達3880億元,其中火電輔助服務市場規模將達1752億元,占行業總營收的比重將提升至20%-25%。
與此同時,火電行業的商業模式也在加速升級。在電力供應緊張時段,火電作為最穩定的保障性電源,在現貨市場可獲得稀缺性定價;更為重要的是,伴隨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化,火電行業正從傳統“發電主導”模式,向“發電+調節”綜合服務模式轉型,“高現貨電價+利用小時優化+容量保障收益”有望成為行業主流盈利方向。
從區域視角來看,河北省“無核貧水”的電源結構為當地火電企業提供了獨特競爭優勢。東吳證券分析指出,當前河北省水電、核電占比分別為2%、0%,顯著低于全國14%、5%的平均水平,這一“電源偏緊”趨勢預計未來三年將持續。疊加光伏增速放緩、風電維持較快增長的態勢,建投能源旗下火電機組的區域稀缺性價值將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