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釋放了三大信號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劉琪2025-08-18 09:19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發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央行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貨幣政策適度寬松,強化逆周期調節,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創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在總結上半年貨幣政策執行情況的同時,《報告》還對下一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思路進行闡述。其中明確,落實落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持續營造適宜的金融環境。

業內專家表示,下一步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關鍵還是抓好落實,對前期政策的傳導情況和實際效果要密切跟蹤,保持連續性,增強靈活性,充分釋放政策效應。同時,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需要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進一步發揮政策合力。

貨幣政策重心

在于抓好落實

相較于《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表述,此次《報告》調整為“落實落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落實落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意味著后續貨幣政策的重心在于抓好落實,積極推動5月份推出的一攬子金融政策以及近期各項穩增長增量政策落地顯效,并對前期政策的傳導情況和實際效果保持密切跟蹤,增強靈活性,短期內繼續加碼寬松的概率不高。

天風證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師譚逸鳴認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新增“落實落細”的表述,或傳達了上半年“適度寬松”運行情況良好的判斷,下半年或將更多關注政策的執行見效,把握力度和節奏,留有空間,根據情況進行靈活應對。

“總體看,下半年為穩信用、促內需、強協同、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貨幣政策仍將保持支持性立場,但從政策替代效應角度分析,再度降準降息的時點可能后移。”溫彬分析,一方面,近期兩項財政貼息政策落地,相當于定向降息,降低了總量工具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結構性政策更能精準發力,避免資金空轉,壓縮全面降息空間。此外,存款加快活化、物價溫和回升,積極因素增多,央行在降息決策上或更為謹慎。

引導銀行

穩固信貸支持力度

在信貸基調方面,此次《報告》也發生了轉變。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相關表述為“引導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保持信貸總量合理增長”,此次《報告》中則調整為“引導銀行穩固信貸支持力度,保持金融總量合理增長”。

溫彬認為,這意味著下半年對信貸數量的訴求相對下降,更加重視“穩量提質”,更多觀察社會融資規模、M2(廣義貨幣)等指標,以適應當前市場供需和融資結構的變化趨勢,降低內卷式競爭。從長遠看,金融機構破除內卷式競爭會擠出虛增空轉貸款,逐步從“比規模、比增速”轉向“比服務、比精準”,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更高、更可持續。

前述業內專家也表示,觀察金融總量不能只看貸款,要更多觀察社會融資規模、M2這些更全面的指標。“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創新和直接融資發展,企業融資渠道日益多元化,加上政府債券發行擴容提速,貸款作為企業融資渠道之一,越來越難以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成效。”該專家表示,央行在2010年前后推出社會融資規模指標,包含貸款、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股票、非標等廣泛的融資渠道,能夠更全面刻畫金融總量增長的全景,相對而言更具分析價值。目前我國宏觀調控關注社會融資規模、M2增速與經濟增長和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沒有對貸款提出具體要求,且將社會融資規模前置,也是基于這樣的背景。

推動改善

高品質服務消費供給

此次《報告》中設置了四篇專欄文章,分別聚焦普惠小微金融服務、金融支持科技創新、信貸結構優化、金融支持推動改善高品質服務消費供給,著力引導信貸結構向經濟結構轉型的方向不斷優化,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報告》中提到,近年來,央行持續引導金融機構提升金融服務對經濟結構調整的適配性,特別是圍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支持擴大內需等要求,把更多信貸資源投向國民經濟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從多個維度看,信貸結構都在不斷優化。

《報告》顯示,新增貸款結構已由2016年的房地產、基建貸款占比超過60%,轉變為目前的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貸款占比約70%。從新增貸款投向看,新動能和內需領域的貸款保持較快增速。從貸款期限結構看,中長期貸款占比上升,有助于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從貸款主體結構看,企業貸款占比不斷增加。在信貸結構優化的同時,我國總體融資結構也在不斷改善,直接融資占比持續上升。

同時,《報告》還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出重點部署。在發展普惠金融方面,未來將不斷提升普惠小微金融可獲得性、可持續性,實現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下一步將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發揮中央和地方合力,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債券市場發展,培育完善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市場生態,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撐。在促消費方面,金融政策將著重從供給側發力,并與其他政策形成合力,推動改善高品質服務消費供給,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能。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久久久理论片免费观看 | 中文乱码在线波多野结衣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国产 | 伊伊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欧美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