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流量見頂?新氧押注輕醫美連鎖:巨頭競賽下半場拼合規重服務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1財經APP作者:韓利明2025-08-18 15:45

日前,醫美平臺新氧(Nasdaq:SY)發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業績延續第一季度的下滑態勢,實現總收入3.79億元,同比下滑7%;凈虧損達3600萬元,較去年同期1890萬元的盈利轉為虧損。對于營收下滑,財報稱與新氧平臺上訂閱信息服務的醫療服務提供商數量減少密切相關。

在整體業績承壓的背景下,新氧近年來大力布局的線下輕醫美連鎖業務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財報數據顯示,新氧醫美診療服務收入在二季度同比飆升426.1%,達到1.44億元。這一數字不僅遠超其他業務板塊,也首次成為新氧最大的收入來源。

“上個季度,輕醫美連鎖業務收入正式成為集團第一大收入來源。”新氧集團創始人金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等采訪時表示,隨著輕醫美連鎖業務成長到一定規模,不可避免地與作為老業務客戶的醫美機構形成了競爭關系。

“這種此消彼長的局面讓當下成為公司新舊動能切換的陣痛期,財務上也正處于最難受的階段。”金星說,盡管面臨轉型陣痛,新氧對新老業務的協同發展仍充滿信心。

“新氧連鎖業務目前僅提供幾十個標準化抗衰老項目,而醫美行業擁有數百種不同的項目,對于求美者的個性化需求,我們可以推薦平臺上的優質合作機構。長期來看,新老業務將形成合作共贏的趨勢,只是這需要時間沉淀。”金星說。

當下,新氧正從傳統醫美平臺的To B(企業對企業)信息中介模式,向 To C (企業對消費者)的產業垂直整合者轉型,但醫美市場競爭向來激烈,新氧如何在這一轉型過程中穩固優勢、實現持續增長,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新舊動能切換陣痛

作為新氧的起家業務,信息和預訂服務業務在2025年第二季度繼續承壓。財報數據顯示,該業務期內收入1.352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人民幣2.097億元下降35.6%。拉長時間線觀察,今年一季度該業務收入已同比下滑34.1%至1.43億元。

這一下滑趨勢與醫美行業生態變革及市場競爭加劇直接相關。當前醫美行業正面臨“競爭加劇和消費者要求提高”的雙重挑戰,阿里健康、美團等綜合平臺通過布局醫美上下游產業鏈持續分流B端客戶,抖音、小紅書則憑借“直播、短視頻種草”重構流量入口。在多重競爭壓力沖擊下,新氧傳統的“線上信息中介”模式遭遇顯著挑戰,傳統業務增長動能逐步減弱。

在行業格局調整與線上業務承壓的關鍵節點,新氧在2021年便啟動了戰略轉型。金星介紹,當時行業普遍看好上游醫美產品賽道,而新氧卻選擇布局下游機構連鎖賽道,“我們判斷未來市場一定以輕醫美為主,行業會誕生規模化的巨型連鎖;而上游隨著注冊證增多,壁壘將逐漸消失。”

從轉型成果來看,線下輕醫美連鎖業務已取得階段性進展。財報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新氧已在北上廣深等 9 個主要城市布局 29 家正式運營的輕醫美連鎖品牌門店,其中 25 家中心實現月度經營現金流為正。按運營階段劃分,9 家處于爬坡期,平均每個中心收入 261.7 萬元;14 家處于成長期,平均每個中心收入 640.3 萬元;6 家運營超過 12 個月的成熟中心,平均每家收入 519.9 萬元。

不過,線下業務拓展面臨固有行業壁壘。金星坦言,“線下每一步都特別磨人。上游產品注冊證從申請到獲批需3-5年,周期固定;每家門店作為醫療機構單獨審批,籌備到拿證接近一年;醫療團隊搭建、磨合與服務提升更需要時間沉淀。”這一行業客觀規律使得習慣互聯網快速擴張的團隊需適應“慢節奏成長”。

金星分析認為,醫美行業的底層矛盾在于“需求充足但優質供給短缺”,這一市場現狀構成新氧線下擴張的核心機會點,“我們預期8到10年內實現千店規模,利用產業鏈布局降低成本結構,用高性價比獲客擴大規模,再通過規模效應進一步優化成本,形成正向循環。”

針對行業發展趨勢,金星預測,隨著技術進步與上游產品獲批加速,未來半年到一年間,再生類等高價賽道的產品價格將出現斷崖式下降,這將直接改善機構利潤空間。他強調,所謂“低價”是價格回歸合理區間,“醫美產品的真實成本遠低于終端售價,通過產業鏈深耕降低成本并非打價格戰,而是實現價格與價值的匹配。”

金星表示,當行業價格回歸合理、優質供給充足后,“大眾醫美”時代將加速到來,“這不僅能支撐新氧的千店目標,更能推動整個醫美行業從‘信任危機’走向‘價值認同’。”

巨頭競逐醫美藍海

《2024年醫療美容行業白皮書》顯示,2023年我國美容行業市場規模已達2804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816.0億元。龐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互聯網巨頭加速入局,阿里健康、美團、字節跳動、拼多多等企業紛紛加碼醫美賽道,推動行業競爭進入“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階段。

頭部平臺的布局路徑各具特色。京東健康于2025年7月正式落地首個自營線下醫美診所 “京東醫美(亦莊店)”,不僅接入了京東APP的醫美頻道,更與3月成立的醫美子公司形成戰略聯動,服務范圍涵蓋美白嫩膚、水光美塑、除皺瘦臉及光電抗衰四大熱門輕醫美項目。

阿里巴巴依托生態協同優勢打造醫美服務矩陣。線上端,天貓國際通過跨境通道引入賽諾秀、菲歐曼等國際頂尖醫美設備品牌;線下端,本地生活平臺口碑聯合伊美爾、美萊等頭部機構打造“安心美”聯盟,目前已覆蓋全國136個城市。

美團則持續強化平臺型角色,聚焦線下醫美機構的線上流量入口功能。早在2019年,美團便將醫美業務從麗人事業部獨立為專門的醫美業務部,此后不斷完善服務體系:2023年推出“放心美正品驗真”“北極星醫美榜”“司南醫師榜”,通過透明化評價體系規范機構與醫生選擇標準;2025年進一步升級推出“放心美無憂保障”,以“服務+保障”模式破解行業痛點。截至2024年底,美團平臺已接入近3000家醫美機構,并在App首頁設立專門入口,便利用戶查找周邊服務。

對于行業競爭加劇,金星分析,“線上平臺傾向‘贏家通吃’,線下則需要百花齊放。線下醫美服務的核心在于時間沉淀,尤其是‘人服務人’的行業,員工不是代碼,無法靠簡單指令控制。讓員工發自內心提供優質服務,取決于組織文化沉淀和服務細節優化,沒有捷徑可走。平衡效率與體驗、性價比與品質感的尺度,需要基于長期積累的消費者需求洞察。”

金星進一步指出,行業當前仍存在較大增長空間,“中國醫美滲透率僅5%,遠低于韓國的 20%。若更多機構能共同提供高質價比服務,改善醫美行業‘談之色變’的大眾印象,將推動整個行業信任度提升,進而帶動滲透率自然增長。蛋糕做大后,每個參與者都能受益。” 在他看來,線下醫美連鎖的終極競爭目標并非擊敗對手,而是“用時間和細節重建行業信任,這需要所有從業者共同努力”。

金星預期,在AI技術深度滲透的時代,醫美行業有望誕生規模超10萬家店的超巨型連鎖品牌,“傳統連鎖模式依賴多層級人工管理,往往在三四萬家店的規模就面臨效率瓶頸。如今通過AI實現人員管理、智能品控已成為可能——AI 可通過視頻、音頻分析診療動作的標準化程度,這將大幅降低連鎖擴張的管理難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資本加速涌入的同時,醫美行業正迎來強監管時代。源達信息醫美行業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監管部門從研發注冊、生產、銷售等全環節頒布系列行業標準及政策法規,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在合規要求趨嚴、研發創新與規模化生產壁壘較高的背景下,具備“合規化”基因、研產銷全產業鏈布局及豐富產品矩陣的企業,更有望在快速發展的行業浪潮中占據優勢地位。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激情五月中文不卡,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久久亚洲精品影院,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伊人亚洲综合久久精品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 一级特级欧美aⅴ在线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